Tag: 经济分析

为什么说外汇基本面分析是不能忽视的?

外汇交易进行汇价走势分析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忽视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的,所谓的外汇基本面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判断外汇市场价格的动向及市场趋势的一种市场研究,外汇基本面研究的是影响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本质因素,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制定适宜的交易计划。其次,在进行外汇交易的时候,投资者必须重视基本面分析,通过全面的外汇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对当前外汇市场的各种状况了如指掌,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跟随市场的步伐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虽然说基本面分析并不能够预测市场后市的波动情况,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预兆。

技术分析的应用不像基础分析那样需要会计和财务知识。它只需要知道价格从过去到现在的走势,一些辅助的技术指标,比如RSI,就可以决定在市场上买还是卖,所以很多对金融市场运作知之甚少的投资者,选择直接学习如何利用技术分析进行买卖决策,轻视基础分析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进行投资分析的时候,都忽略了对于基本面的分析,或者说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起基本面,好像更多人热衷的是技术面的分析。那么这篇文章我们就了解一下其中原因,以及关于基本面分析中的经济分析的相关知识。经济分析,由于其关系汇率的根本走向和强弱,所以在外汇交易中起着灯塔的作用,保证我们不会留恋于大幅度震荡的市场,而忘记市场环境的根本性变化。由震荡市场转变为单边市场,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忽略交易的市场背景的重大变化,比如暂停加息、就业数据连续下滑等,导致交易策略上的高抛低吸思维的惯性发展,在新形成的单边市场中不注意基本因素的变化,只顾技术图像中的特征继续采用高抛低吸的操作战略,不断与市场作对,最后残败收场。其实基本分析就像武者练内功马步一样,是练武的基本必需品,缺乏基本功,但没有灵活的临场应对技巧。一旦上了战场,自然会被打败,不能站在胜利者中间。至于技术分析,就像武者展示的招式。但是这些招式如果不配合基本功,只会变得毫无用处。遇到强敌时,会长期不知所措,容易被击倒。甚至就技术分析本身而言,这种分析方法看似很简单易行,实则易学难精。参与外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非常重视技术分析,因为外汇期货交易本质上是短线交易,基础分析或者经济数据的重要性远远小于技术分析,所以,如果投资者参与外汇、期货的交易,就必须得学会基本面分析,只会技术分析在投资之路是走不远的。

技术分析包含吸收一切,这个原则成立的前提是市场中存在先知先觉的部分交易者使基本面的因素能够在市场中逐渐扩散。但是,由于数据公布前的保密性越来越严格,使现在经常出现出乎交易主体意料之外的数据,造成市场在数据公布后的急剧反应,这种特定时间的突然变化在长期的时间框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因为毕竟长期中所有的东西都是逐渐变化的,基本面的东西本身是逐渐变化的,也是逐渐在市场中扩散的。在长期中,技术分析是包含吸收了一切,但短期内由于在消息公布前的预期经常与实际不符合,所以技术分析在消息公布前就吸收了一切是极其不符合外汇日内以及大部分短线交易特征的。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不能共存,这个说法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新的说法,但其实这个说法讲的是“除非进场的理由被否定,否则进场仍然是正确的”。由于经常有人在没有否定原先进场理由本身的情况下,根据一个新的理由而结束头寸,这两个理由一个可能是基本面的,另一个是技术面的,这就是交易中不一致的问题。但有些人抓住了这种不一致的表面现象,同时出现了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但这两个理由也可能同时是技术面分析或者是基本面分析,进出采用两个截然不同的理由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所以切不可拿着所谓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不可共存的说法当做真理。那只是皮毛。基本面分析共包含三个内容,其中经济分析是基本面分析中的核心。或许从表层来看基本面分析不如技术面分析有用,但每一个好的投资者都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判断分析市场行情的机会。

美联储降息落地,人民币汇率破“7”仍需更多催化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并暗示年内或再降两次。

市场此前对包括美联储降息等在内的各类美元利空因素已有所消化,从当日表现来看,人民币汇率并未出现大幅波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85,较前一日下调72个基点;早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扬,盘中再度升破7.10关口。

回顾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复杂波动,年初低位反弹,4月波动企稳,8月下旬大幅升值。

市场分析,美联储降息、跨境资金流动改善、人民币中间价调控等因素促使人民币升值。专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稳中有升,破“7”仍需更多催化 。

多因素影响人民币升值

近期,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部分全球主要资产价格已率先作出反应。人民币汇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作出反应。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复杂的波动态势。年初从7.3关口上方波动回升,在4月初经历波动后迅速企稳,进入8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结束两个月的低波运行,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比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继9月17日后,18日早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扬,盘中再度升破7.10关口。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走高,主要是美联储9月降息迫近,且市场对年底前美联储还有可能进一步较大幅度降息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显著下行。这给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带来较强的被动升值。

近期跨境资金流动改善,也带动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

王青表示,近期国内股市保持强势,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

外汇局数据显示,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环比分别增长12%和16%,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规模为228亿美元。企业、个人等主体结汇率环比小幅上升,售汇率基本持平,说明市场预期稳定,交易较为活跃。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也释放较强的汇率预期引导信号。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保持渐进升值,释放的引导信号逐渐被市场吸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8月下旬,在美元指数偏弱运行创造了相对温和的外部环境、央行中间价报价释放较强的汇率预期引导,以及近期国内权益市场表现亮眼或一定程度吸引了外资流入等内外因素共振的驱动下,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快速升值,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录得年内新低。

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

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将推动全球流动性条件边际改善,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降息通常会缓解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支撑风险资产价格。

“对人民币资产而言,中美利差收窄将缓解贬值压力,但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将是决定外资流向的关键因素。”王青称。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将进一步巩固,在政策协同发力与基本面支撑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明明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震荡偏强,并逐步回归“三价合一”。随着年底的临近,若人民币汇率能维持偏强震荡,预计相关结汇需求有望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但当前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而言更多起到托底作用,权益市场迎来外资流入但债券市场面临一定流出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破“7”仍需要更多催化。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境外资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流向人民币资产,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将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关注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其本质是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在新的利差预期变化下,投资人民币资产能够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促使其重新调整资产配置组合,增加对中国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持有比例,尤其是一些被低估优质资产和具备较高增长潜力的资产,从而有可能带来更多增量流动性。但在中国经济仍面临内外压力的背景下,对此应审慎对待。

王青认为,伴随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国经济降温,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这将为人民币带来被动升值动能。不过,由于上半年美元跌幅巨大,后期也会有较强的抗跌韧性。国内基本面方面,四季度外部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会逐步显现,而逆周期调节政策适时加力将确保经济运行基本稳定。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由此,接下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快速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

至202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降幅为0.97%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最新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降幅为0.97%。

对于9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1年9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

“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王春英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具有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月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主要由估值因素导致。

温彬进一步解释说,汇率方面,9月,美元汇率指数上涨1.7%至94.2,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整体贬值,英镑下跌2%,欧元下跌1.9%,日元下跌1.1%,我国外汇储备中,以非美元货币计价的部分折算为美元后减少。资产价格方面,债券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9%;股票价格涨跌互见,日经225指数上4.9%,标普500指数下跌4.8%,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3.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9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回落,但已经连续5个月位于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整体稳定。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是基本平衡的,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外汇储备将维持在大约3.2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我国经济将继续延续稳中向好的复苏态势,宏观政策加强跨周期调控,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外汇储备规模具备保持稳定的基础。同时,我国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继续大力提振内需,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冲击的准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王春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