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汇率风险

保值性远期外汇交易的案例

介绍下保值性远期外汇交易的案例,以下以进口商应用远期外汇交易来进行进口付汇保值说明远期交易的保值作用。进口商从国外进口商品,若使用外币支付货款。这样该进口商就可能面临因为这种外币汇率的上涨所带来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进口商可以应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wp-content/uploads/2025/09/1757412104661_0.jpg

某个澳大利亚进口商从日本进口一批商品,日本厂商要求澳方在3个月内支付10亿日元的货款。当时外汇市场的行情是:

即期汇率:1澳元=100.00~100.12日元

3月期远期汇水数:2.00~1.90

故3月期远期汇率为:1澳元=98.00~98.22日元

如果该澳大利亚进口商在签订进口合同时预测3个月后日元对澳元的即期汇率将会升值到:

1澳元=80.00—80.10日元

问:

(1)若澳大利亚进口商不采取避免汇率风险的保值措施,现在就支付10亿日元,则需要多少澳元?

(2)若现在不采取保值措施,而是延迟到3个月后支付10亿日元,则到时需要支付多少澳元?

(3)若该澳大利亚进口商现在采取套期保值措施,应该如何进行?3个月后他实际支付多少澳元?

解:

(1)该澳大利亚进口商签订进口合同时就支付10亿日元,需要以1澳元=100.00日元的即期汇率向银行支付10亿/100.00=0.1亿澳元,即10,000,000澳元。

(2)该澳大利亚进口商等到3个月后支付10亿日元,到时以即期汇率:1澳元=80.00日元计算须向银行支付10亿/80=0.125亿澳元。这比签订进口合同时支付货款多支付0.025亿澳元,即多支付250万澳元,这是不采取保值措施付出的代价。

(3)该澳大利亚进口商若采取套期保值措施,即向银行购买3月期远期日元10亿,适用汇率是1澳元=98.00日元。3个月后交割时只需向银行支付1,000,000,000/98=10,204,081.63澳元,就可获得10亿日元支付给日本出口商。这比签订进口合同时支付货款多支付204,081.63澳元。这是进口商采取套期保值措施付出的代价,它相对于不采取保值措施,而等到3个月后再即期购买日元支付货款付出的代价250万澳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docx

-.z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一、方案背景2006年2月,A公司主动与**交行联系,告知6月9日将有一笔出口货款600万美元入账,公司想用这笔款项来兑换日元以备当月日元付汇之用。公司希望交行能为其制定一个适宜的换汇方案,即可固定换汇本钱,又能起到躲避汇率风险的作用。**交行国际部人员首先对美元对日元的走势进展了分析,认为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今已连续13次加息,市场担忧此轮加息周期可能将于今年*一时间完毕,如果这样,将对美元形成利空影响,而美元兑日元长期来看将有下跌可能。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交行国际部人员认为A公司此番用美元买日元的交易存在着时间与期限上的不相匹配。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交行向客户推荐了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和外汇期权业务两个方案。但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在远期外汇买卖方案中,通过一笔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可以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换汇本钱,同时可以防止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但由于远期外汇买卖缺乏灵活性,到期日必须按约定价格进展交割,从而享受不了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在外汇期权方案里,客户买入一个美元兑日元看跌期权,在6月7日*一时点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下跌,低于执行汇率时,有权按执行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上涨,高于期权的执行汇率时,则不行使期权,而是按实际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损失,又可以使客户享受到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但是客户作为期权的买方,需向银行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A公司的财务经理*经理在详细了解了这两个方案后,对外汇期权方案比较感兴趣,但认为期权费作为一种财务费用在财务记账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对公司来讲是也一种财务负担,公司不愿意在避险方案上承担多余的本钱支出。在这种情况下,**交行国际部人员请教了总行有关资金理财人员。总行相关人员在了解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后,帮助**分行设计了一款区间远期外汇买卖产品。即通过买入、卖出各一个期限、金额一样、执行汇率不同的看涨、看跌期权。当两期权费相互抵消时,对于客户来讲,无起初的费用发生,就可以实现“零本钱〞避险。这个方案可以将美元兑元汇率锁定在一个区间之内,客户在获得一定汇率保护水平外,还可以有一定的空间,获取美元兑日元升值的好处,并且无任何避险费用支出。在**交行国际部人员对A公司的*经理及财务人员就该方案进展屡次讲解与沟通之后,A公司对此方案感到比较满意。接下来,在设定期权的具体执行价格方面,交行又针对日元未来汇率走势与客户进展了沟通。A公司根本上同意交行对日元走势的判断。考虑到客户能够承受的最高的购汇本钱心理上线为115.60,交行把远期外汇买卖区间的下限定为115.60,上限定为119.00,A公司表示愿意承受。三、方案的操作流程2006年3月7日,A公司与交行签订了远期外汇买卖合同,同时按交易金额的3%存入1笔保证金,按当日即期美元兑人民币卖出价805.4〔100USD/Y〕折合人民币为144.972万元。远期外汇买卖合同具体条款为:交易甲方:A公司交易乙方:交通银行**分行交易品种:区间远期外汇买卖交易币种:客户卖出美元,买入日元交易金额:USD600万元汇率区间上限:119.00汇率区间下限:115.60交易口:2006年3月7日到期口:2006年6月7日〔时间14:00截至〕交割口:2006年6月9日有关汇率区间的说明:如到期日USD/JPY即期汇率高于汇率区间下限且低于汇率区间上限,甲方可选择按即期汇率卖出美元600万,买入日元;如到期口USD/JPY即期汇率高于〔等于〕汇率区间的上限,甲方须按汇率区间上限卖出美元600万,买入日元;如到期日USD/JPY即期汇率低于〔等于〕汇率区间的下限,甲方须按汇率区间下限卖出美元600万,买入日元。对应构成此构造的两期权如下表所示:交易方向期权类型名义金额期限执行价格期权1客户卖出USD看涨JPY看跌USD600万3个月USD/JPY119.00期权2客户买入USD看跌JPY看涨USD600万3个月USD/JPY115.60基于本产品有关汇率区间的说明,在到期日A公司用美元买入日元的汇率将决定于到期日USD/JPY即期汇率的水平,并据此产生相应的损益,到期口模拟收益分析如下表所示:到期日USD/JPY汇率外汇买卖执行价格卖出美元数收益/损失〔JPY)119.50119.00600万-300万119.00119.00600万0115.60115.60600万0115.00115.60600万360万四、方案执行结果合同签订之后,美元兑日元一直在119.00至115.50的区域内进展宽幅振荡。但在到了4月中下旬时,美元兑日元突然大幅下跌。由于在4月22日至4月23日的G7会议上,各国财长要求相关亚洲国家允许其货币“必要升值〞,并明确提及中国应允许人民币升值,以帮助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市场认为这是为美元贬值寻找借口,致使美元大幅下跌,而日元受到鼓励大幅上涨。美元兑日元4月23日跳空低开,拉开了大幅下跌的帷幕。至5月17日时,美元兑日元已跌至108.97的低点。之后,虽然美元兑日元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年内低位。6月7日时间14:00,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13.20,低于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设定的汇率区间的下限115.50,按照合同规定,A公司可以按汇率区间下限115.50卖出美元600万,买入日元6.93亿〔USD600万*115.50=JPY6.93亿〕,于6月9日进展交割。如果A公司没有采取避险措施的话,而是等到美元出口货款到账后即期购置日元的话,则须按照市场即期价格113.20来卖出美元,买入日元,这样只能得到6.792亿日元〔USD600万*113.20=JPY6.792亿〕,损失将高达1380万日元,折合美元12.1908万〔JPY1380=113.20=USD12.1908万〕,占合同总金额的2%。在此方案中,**分行也按总行的有关规定,获得了局部中间业务收入。五、对案例的思考第一,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远期外汇业务是一种较常用的汇率避险工具,在国内,远期外汇买卖业务与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推出,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种根本的保值工具,它能帮助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外汇收付业务的企业事先固定外汇本钱,有效防*汇率风险,有利于财务核算的进展,使企业集中时间和人力搞好本业经营。第二,远期外汇业务的功能是避险,而不是投机。恰当地运用远期外汇业务,进口商或出口商均可以锁定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但是如果汇率向不利方向变动,则由于锁定汇率,远期外汇业务也就失去获利的时机。因此在使用远期外汇业务时,正确判断汇率走势尤为关键。但在远期汇率走势不易判断的情况下,如果有锁定远期外汇收入或远期付汇本钱的需求,可考虑办理远期外汇业务。在以上案例中,在制定方案之前,都要对未来汇率走势进展分析与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模板.docx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案例分析一、方案背景2006年2月,A公司主动与郑州交行联系,告知6月9日将有一笔出口货款600万美元入账,公司想用这笔款项来兑换日元以备当月日元付汇之用。公司希望交行能为其制定一个合适的换汇方案,即可固定换汇成本,又能起到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首先对美元对日元的走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今已连续13次加息,市场担心此轮加息周期可能将于今年某一时间结束,如果这样,将对美元形成利空影响,而美元兑日元长期来看将有下跌可能。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认为A公司此番用美元买日元的交易存在着时间与期限上的不相匹配。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交行向客户推荐了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和外汇期权业务两个方案。但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在远期外汇买卖方案中,通过一笔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远期外汇买卖业务,能够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换汇成本,同时能够避免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但由于远期外汇买卖缺乏灵活性,到期日必须按约定价格进行交割,从而享受不了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在外汇期权方案里,客户买入一个美元兑日元看跌期权,在6月7日某一时点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下跌,低于执行汇率时,有权按执行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上涨,高于期权的执行汇率时,则不行使期权,而是按实际汇率卖出美元买入日元。这个方案能够避免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损失,又能够使客户享受到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好处。但是客户作为期权的买方,需向银行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A公司的财务经理张经理在详细了解了这两个方案后,对外汇期权方案比较感兴趣,但认为期权费作为一种财务费用在财务记账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对公司来讲是也一种财务负担,公司不愿意在避险方案上承担多余的成本支出。在这种情况下,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请教了总行有关资金理财人员。总行相关人员在了解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后,帮助郑州分行设计了一款区间远期外汇买卖产品。即通过买入、卖出各一个期限、金额相同、执行汇率不同的看涨、看跌期权。当两期权费相互抵消时,对于客户来讲,无起初的费用发生,就能够实现“零成本”避险。这个方案能够将美元兑元汇率锁定在一个区间之内,客户在获得一定汇率保护水平外,还能够有一定的空间,获取美元兑日元升值的好处,并且无任何避险费用支出。在郑州交行国际部人员对A公司的张经理及财务人员就该方案进行多次讲解与沟通之后,A公司对此方案感到比较满意。接下来,在设定期权的具体执行价格方面,交行又针对日元未来汇率走势与客户进行了沟通。A公司基本上同意交行对日元走势的判断。,,,A公司表示愿意接受。三、方案的操作流程2006年3月7日,A公司与交行签订了远期外汇买卖合同,同时按交易金额的3%存入1笔保证金,(Y)。远期外汇买卖合同具体条款为:交易甲方:A公司交易乙方:交通银行郑州分行交易品种:区间远期外汇买卖交易币种:客户卖出美元,买入日元交易金额:USD600万元汇率区间上限:汇率区间下限:交易口:2006年3月7日到期口:2006年6月7日(北京时间14:00截至)交割口:2006年6月9日有关汇率区间的说明:如到期日USD/JPY即期汇率高于汇率区间下限且低于汇率区间上限,甲方可选择按即期汇率卖出美元600万,买入日元;如到期口USD/JPY即期汇率高于(等于)汇率区间

外汇远期相关术语&实用案例分析 | 风险管理专题Vol.10

序言

在上一期《关于外汇远期,你了解多少?》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外汇远期(www.sunrate.com)合约的相关流程、价格影响因素及优点。

本期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外汇远期相关的各项术语,帮助大家更顺利地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远期汇率定价模型_外汇远期升贴水

远期合约的术语

由于两种货币的利率不同,导致该货币对的远期价格与即期汇率因为利差产生远期升贴水,通常称为升贴水点数。

1)如果远期价格高于即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正向市场或远期升水。

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外汇远期升贴水_远期汇率定价模型

远期汇率定价模型_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外汇远期升贴水

以上图片截取自彭博

根据上一期我们讲到的外汇远期定价模型,在其他情况不变时,远期点的变动主要受到两种货币之间利率差的影响:利率差扩大,远期点走阔;利率差缩小,远期点收敛。

远期汇率的升贴水不是对未来汇率的预测,但远期点也会受到即期汇率波动的影响。如图所示,2016年初,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兑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美元兑人民币的远期价格高于即期价格,价差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这样的情况就是远期升水,部分反映市场看涨美元看跌人民币的预期。

2)如果远期价格低于即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反向市场或远期贴水。

远期汇率定价模型_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外汇远期升贴水

外汇远期升贴水_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远期汇率定价模型

以上图片截取自彭博

如图所示,2016年初,受到避险情绪的推动,日元处于升值趋势中。美元兑日元的远期价格低于即期价格,价差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这样的情况就是远期贴水,反映出市场看跌美元看多日元的预期。

以下是常见货币兑的远期升贴水曲线:

远期汇率定价模型_外汇远期升贴水_远期外汇交易案例

远期汇率交易案例

外汇远期升贴水_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远期汇率定价模型

中国某企业的日本子公司在3个月后有一笔10万美元支出,为了避免美元升值的汇率风险,该企业与D银行于7月14日签订一外汇远期合同,在10月16日以115的汇率支付日元收取美元。该合约到期时,如果美元兑日元汇率高于115,交易就有收益;如果美元兑日元汇率低于115,交易就会有亏损。

盈亏敏感性分析:

远期外汇交易案例_外汇远期升贴水_远期汇率定价模型

全额交割与差额交割

全额交割指远期合约到期行权时,交易双方按照约定的执行价格对合约本金全额实际交付。

差额交割指远期合约到期行权时,交易双方根据参考汇率和协议中约定的远期汇率计算并确认差额,在交割日以约定的交割币种进行差额交割的远期外汇交易。

外汇远期汇率定价

| 案例:企业有购汇需求,以6.80的价格购买10万美元三个月后美元兑人民币的外汇远期合约。

①全额交割:企业在合约到期日,以6.80的价格向银行购买10万美元,履行合约;

②差额交割:在合约到期日市场汇率为6.70,企业在市场以6.70的价格购买10万美元,同时以0.10的价格向银行补足原远期合约中的差额1万元人民币,实际购汇价格仍然为6.80;

③差额交割:在合约到期日市场汇率为6.90,企业获得银行补贴1万元人民币,并在市场以6.90的价格购买10万美元,实际购汇价格仍然为6.80。

效果:两种方式的实际成本是一样的,全额交割远期结售汇适用于未来存在结售汇需求的各类业务场景,应用范围较广。差额交割适用于因跨境交易产生外汇风险敞口,但实际交易并不涉及外汇收支,以及境内机构合并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等外币资产负债风险套期保值的各类场景。有的企业对资金使用的灵活性有一定需求,因此在远期结汇或购汇中运用差额交割的方式。

上述内容就是外汇远期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术语介绍。下一期,我们将会为大家带来外汇期权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可持续关注【寻汇观察】哦~

免责声明

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6大操作

我们知道由于各国不断发展且发展速度各不相同,造成汇率的不稳定波动,从而有了汇率风险,所以在贸易过程中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已成为外贸人必须了解的问题。

那么你们知道做外贸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有哪些呢?总结了规避汇率风险的6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01

妥善选择交易中的计价货币

在对外出口交易中,尽可能采用本币作为计价货币。

在必须使用外币交易的条件下,要选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等,在自由兑换货币中,应避“软”就“硬”,选择硬货币。

随着我国货币与单一美元脱钩,实行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选择非美元货币计价,这本身就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一种办法。价格谈判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贸易伙伴的协商方式,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由此锁定成本。

但有些出口商品由于国际竞争激烈,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主导地位,从优选择记价货币。如双方对计价货币不能达成一致,则可考虑双方提出的计价货币在货物总值中各占一半,使得利益风险双方共担。

02

在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及汇率风险分摊条款

签订合同时,增加保值条款,把汇率定下来,以后无论汇率发生什么变化,仍按合同规定的汇率付款。外汇风险分摊的方式就是在主约上附一个价格调整条款,允许汇率在某一上下的区域内调整,若真正的汇率波动超过此上下限,则超过部分所引起的差额由买卖双力平均分担。

为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在合同中设立相应条款来规避这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价格条款上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的约定。金额较大的贸易订单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设立相应条款,协议当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时,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出口价格。

03

采取提前付款或延迟收款策略

若有以外币计价的应付帐款或借款,如果这货币是强势货币,即该外币预期会升值,则公司可采取提前付款策略减少或避免外汇损失;若该外币是弱势货币,情况则反之。

外贸企业提前偿付债务。比如,一个外贸企业在6个月后将偿付进口货款100万美元,同时该企预计在3个月后将收到一笔出口货款100万美元,由于6个月后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该外贸企业可以在3个月后用收到的100万美元货款提前偿付债务。

外贸企业推迟收取货款。比如,一个外贸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收到100万美元的进口货款,而6个月后将支付100万美元的出口货款,该企业可以在6个月后收取出口货款以抵偿进口货款,这样企业在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净现金流量都为零,自然就不会因为汇率的不确定性而遭受经济损失。

04

远期结汇锁定汇率

远期结汇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发生时,即按照该远期结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期限、汇率办理结汇的业务。

因为一旦合约签订就得按时、按价和按量进行交割。它可以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比如,某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收到一笔美元货款,为规避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风险,企业可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结汇合同,锁定结汇汇率。3个月后企业可按照约定的汇率将美元货款结汇成人民币,降低汇率风险。

05

办理人名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掉期协议,分别约定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远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客户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转换的业务。

根据央行2005年8月2日《关于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掉期业务通知》,经常项目下业务,企业按时提供所需相关凭证,即可办理掉期业务。外贸企业通过掉期业务可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转换,进行汇率风险防范,货币保值。

06

充分利用结算方式中的融资便利

1、出口押汇

在托收和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下,出口企业将合同(或信用证)项下全套的货权单据作抵押,向银行融通资金。该业务下,外贸企业可以在国外债务人付款之前从银行得到预扣利息后的且保留追索权的垫款,加速资金周转。

2、票据贴现

出口企业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出口企业。当前人民币汇率不稳,升值倾向较大,若出口企业担心出口收汇受损失,可以通过票据贴现予以适当弥补。

3、保付代理

出口企业向银行授让其应收账款,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坏帐担保、货款催收、销售分类账管理以及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一般用在赊销等信用方式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中。该方式下锁定了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外贸企业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后即可获得资金融通,提前获得应收外汇账款,再根据现行国家到汇管理规定办理结汇手续,从而既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外贸人在日常中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组合使用如上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汇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