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投资策略

什么是期权的合成关系?

金融衍生品这个大舞台上,期权绝对是最有趣、最会“变魔术”的产品。它和期货有点像,都有不同的存续时间,行权方向也有区别。但期权更独特,在同一存续时间里,有好多不同行权价的合约。而且,期权的到期损益结果不是一条直线,是非线性的,这就让投资者能构建出简单或复杂的策略,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下注”。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用两个期权合约,或者期权和现货合约组合,创造出类似纯粹做多或做空的效果。为了方便理解,下面的例子先不考虑交易费用。

1.合成现货多头:买入认购期权 + 卖出认沽期权

这就好比你想拥有一批货物(比如50ETF),但又不想直接花钱买现货。你可以换个方式,买入一张认购期权,同时卖出一张同一行权价的认沽期权。打个比方,买入1张3500认购期权,同时卖出3500认沽期权1张。

买认购期权要花钱,假设支出是0.0826×10000 = 826元;卖认沽期权能赚钱,收入是0.0711×10000 = 711元。这么一算,总支出就是826 – 711 = 115元。

到到期日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收盘价高于3.5,你就可以通过认购期权行权,支付35000元后得到10000份50ETF,这时候认沽期权就没用了。要是收盘价低于3.5,认沽期权会被指派,你还是支付35000元得到10000份50ETF,而认购期权失效。

不管到期收盘价是多少,这种买认购卖认沽(行权价相同)的操作,结果就跟你直接持有现货一样。在持仓过程中,你还可以同时平仓这两个期权来止盈或者止损,损益情况和持有50ETF没差别。还能算出持仓成本,就像上面这个例子,相当于在3.5115的价格买入了现货。只要买卖的期权合约行权价一样,都会有类似的结果。要是不同行权价的组合成本差距很大,就会有套利资金进来,市场自己会调节平衡。

期权合成多头空头_合成期权策略_认沽期权 如何行权

2.合成现货空头:卖出认购期权 + 买入认沽期权

这和第一种合成关系刚好相反,就像你判断货物价格要下跌,想先把手里的货物“虚拟”卖掉。还是以3.5115的价格为例,卖出认购期权同时买入同一行权价的认沽期权,就相当于做空50ETF。

3.其他四种合成关系

还有买入认购期权 + 现货空头 = 买入认沽期权、买入认沽期权 + 现货多头 = 买入认购期权、卖出认购期权 + 现货多头 = 卖出认沽期权、卖出认沽期权 + 现货空头 = 卖出认购期权这四种合成关系。

这几种关系是在持有或做空现货基础上的变化,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点复杂,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总怕摔跤,但骑多了就熟练了。所以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等大家有机会开通了期权账户,通过实际交易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提高水平。

目前A股市场开通期权权限的要求有点高,门槛不低。不过别灰心,你可以先尝试开通门槛相对低的商品期货的期权交易。选品种的时候,要挑流动性比较好的,人多的地方交易才活跃。比如豆粕、白糖这些品种就很不错。

期权的合成关系就像一个神奇的金融魔方,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就能在投资市场里玩出各种花样。但投资有风险,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多学习、多实践,慢慢积累经验。

【期权科普】期权交易,这样赚钱更简单易懂!

期权交易,这样赚钱更简单易懂!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允许持有者拥有在未来某一指定日期或该日期之前,按照预先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多种类型)的权利,而非必须履行的义务。

在期权交易中,存在买方和卖方两个角色:买方通过支付一笔称为权利金(或期权费)的费用来获取这一权利;而卖方则接收这笔权利金,并承担起在买方选择行使权利时,按照合约条款履行交易的责任。

期权交易入门指南_期权交易策略详解_期权盈利方式

期权主要通过两种操作模式实现盈利,即买方策略和卖方策略。

(1)买方策略

对于日常交易而言,买方头寸不宜频繁开设。对于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长期持有一份期权,并根据市场盈亏动态来洞察和分析市场情绪及趋势。

波动率是判断市场大规模行情的重要风向标。当市场启动时波动率同步上升,这通常是买方入市的良机。

(2)卖方策略

时间对卖方而言是一个优势。一旦遇到不利的小概率事件,最明智的做法是迅速撤离,而不是盲目坚守。

当市场恢复平稳时,你可以重新入市,即使这意味着需要支付一些额外的费用。为了节省费用而让自己暴露在无限放大的风险之下是得不偿失的。

你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特别是买方的活跃程度和波动率的变化。一旦发现买方市场开始活跃,波动率也在上升,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你该是撤退的时候了。

期权盈利方式_期权交易策略详解_期权交易入门指南

期权交易的赚钱方式

看涨期权:如果投资者认为某种资产的价格将上涨,他们可以购买该资产的看涨期权。如果未来资产价格确实上涨,投资者可以选择行使期权,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固定价格购买资产,然后立即在市场上以更高价格出售,赚取差价。

看跌期权:相反,如果投资者认为某种资产的价格将下跌,他们可以购买该资产的看跌期权。如果未来资产价格确实下跌,投资者可以选择行使期权,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固定价格出售资产,然后立即在市场上以更低价格购买,同样赚取差价。

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卖出期权来赚钱。如果他们认为资产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或下跌,他们可以卖出看涨或看跌期权,并收取期权费(权利金)。如果到期时资产价格没有按预期方向变动,期权将变得无价值,投资者可以保留收到的期权费作为利润。

期权交易入门指南_期权盈利方式_期权交易策略详解

下面举例说明

假定投资者对某一只股票未来的走势抱有乐观的看法,觉得它的价格会上升。他们能够选择买入该股票的看涨期权。比方说,要是股票当下的价格是 50 元,一份三个月后到期、行权价格为 55 元的看涨期权合约价格是 3 元。投资者购买 1000 份这种期权合约,支付了 3000 元的权利金。

三个月之后,如果股票价格涨到了 65 元,投资者决定行使期权,以 55 元的价格买入 1000 股股票,接着在市场上以 65 元的价格卖掉,赚到 10 元的差价。扣掉之前支付的 3000 元权利金之后,投资者净赚 7000 元。

要是股票价格没有上涨到 55 元以上(比如说为 50 元),投资者可以选择不行使期权,仅仅损失支付的 3000 元权利金。

期权交易是什么意思?

期权交易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交易方式,是指投资者通过买卖期权合约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

期权合约的构成要素

标的资产:期权合约中约定的交易对象,可以是股票、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外汇等。例如,50ETF 期权的标的资产就是上证 5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行权价格:也称为执行价格,是期权买方在行使权利时,按照合约规定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价格 。

到期日:期权合约的有效期限截止日,过了到期日,期权合约即失效。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当天行权,美式期权则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行权。

期权费:又称权利金,是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期权卖方支付的费用。期权费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标的资产价格、行权价格、到期日的长短、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等。

最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看跌期权是如何获利的?

财顺小编本文主要介绍看跌期权是如何获利的?看跌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允许持有者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行权价)向期权卖方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如股票、外汇、商品等)。本文来源:小熊期权

看跌期权是如何获利的?

一、直接行使期权获利

市场价格下跌: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在期权到期时低于行权价,看跌期权的持有者可以选择行使期权,以行权价将标的资产卖给期权卖方。由于市场价格低于行权价,持有者可以以高于市场价格的行权价卖出资产,从而赚取差价。

差价计算:获利金额 = 行权价 – 市场价格 – 权利金(期权购买成本)。例如,如果行权价为50元,市场价格为45元,权利金为2元,则获利金额为50 – 45 – 2 = 3元。

二、卖出看跌期权获利(作为卖方)

市场预期:作为看跌期权的卖方,投资者预期标的资产的价格将上涨或保持稳定,因此愿意承担在期权被行使时按行权价买入标的资产的风险。

权利金收益:卖方通过卖出看跌期权收取权利金作为收益。如果市场价格保持在行权价之上,期权买方可能不会行使期权,卖方因此保留全部权利金。

潜在损失:然而,如果市场价格下跌至行权价以下,期权买方可能会行使期权,卖方则需要按行权价买入标的资产,从而面临潜在的损失。因此,作为卖方需要谨慎评估市场风险。

三、组合策略获利

保护性看跌期权:如果投资者已经持有某种资产,担心其价格可能下跌,可以购买看跌期权作为保险。即使资产价格下跌,投资者也可以按照看跌期权的行权价卖出资产,从而限制损失。如果资产价格高于行权价,看跌期权通常不会被行使,投资者只损失了购买看跌期权所支付的权利金。

备兑看跌期权:投资者可以在持有资产的同时出售看跌期权。如果资产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从资产增值中获利;如果资产价格下跌,看跌期权的收入可以帮助弥补损失。

跨式策略和勒束式策略:投资者可以同时购买相同数量的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跨式策略),或者购买执行价格不同的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勒束式策略)。这些策略适用于预期资产价格将出现大幅波动但不确定具体方向的情况。利润来自于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但同时需要支付两份权利金,如果资产价格波动不大,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损失。

四、其他获利方式

时间价值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跌期权的价值可能会减少,尤其是当市场价格接近行权价时。如果投资者预计市场将在期权到期前下跌,但市场并未如期下跌,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出售期权赚取期权费的差值,因为时间价值的衰减会使期权的价值降低。

套利策略:如果同一资产的看跌期权在不同交易所的价格差异足够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在低价交易所购买看跌期权同时在高价交易所出售相同数量的看跌期权来获利。这种策略需要投资者具备跨市场交易的能力和对市场价格的敏锐洞察力。

事件驱动策略:在特定事件(如财报发布、并购新闻等)前后,利用市场对这些事件的反应来获利。投资者可能会在预期市场对这些事件反应负面时购买看跌期权,以保护其资产或从市场下跌中获利。

铜缺口冲百万吨!机构悄悄抢了8大龙头12亿股,别等涨高了才醒

最近铜市的热度肉眼可见,伦敦铜价一度冲到10358.5美元/吨的15个月高位,国内沪铜比起年初也涨了近20%。更让人关注的是,市场里都在传铜要缺了,机构预测缺口可能持续扩大,还有消息说机构已经悄悄给8家铜业龙头加仓了12亿股。不少投资者犯嘀咕:这波铜价上涨是真有支撑,还是短期炒作?机构抢筹的龙头到底值不值得看?今天用大白话把这事拆明白,从供需到机会都说实在的。

铜供需分析_铜价上涨原因_铜股票龙头股

先搞懂:铜到底缺不缺?供需两端都在发力

聊铜价不能只看表面涨跌,得从供需根源找答案。现在说的”铜缺口”,不是空穴来风,是供应端掉链子、需求端换新引擎,两边凑出来的结果。

先看供应端的”紧俏”有多实在。9月份刚出了个大事,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铜矿因为泥石流停产,这家矿占全球铜供应的3%,运营商直接宣布遭遇不可抗力,没法履行供应合同。高盛说这是”黑天鹅事件”,直接把2025年全球铜供需预期从过剩10.5万吨改成了短缺5.55万吨,还预测2025年下半年供应要减16万吨,2026年再减20万吨。

这还不是个例。全球前20大铜矿要贡献36%的产量,但大多面临地质复杂、运营成本上升的问题,加上社区冲突、设备故障等干扰,新增产能根本跟不上。BMI机构已经把2026年的铜供应缺口预测从7.2万吨上调到40万吨,缺口扩大的趋势很明显。

国内供应也在收紧。11部门联合发布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说了,要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铜冶炼产能,新建冶炼项目还得配套相应的铜矿资源。2024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约1364万吨,但小作坊式的产能要被清退,供给端的”水分”正在被挤掉。

再看需求端的”火爆”藏不住。以前铜主要靠房地产、传统基建拉动,现在新能源成了绝对主力。造一辆新能源车要用80公斤铜,是燃油车的4倍;建1兆瓦光伏电站要5吨铜;特高压线路每公里得用3吨铜,AI数据中心更夸张——单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的铜用量能达到1.5万吨,相当于一座中型铜矿的年产量。

国际能源署早有预判:到2030年,全球电网升级和新能源基建要贡献60%的铜需求增量,这不是短期爆发,是持续十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国内数据更直观,今年新能源领域的铜消费量增速明显,光这部分增量就补上了传统领域的波动,整体需求稳中有升。

拆解核心:机构为啥抢筹12亿股?8大龙头有硬实力

机构不会随便砸钱,能让他们掏出真金白银买12亿股的8大铜业龙头,核心是踩中了”资源+业绩+政策”三个关键点,这才是硬底气。

第一个硬实力是”手里有矿”,成本有保障。这8家龙头里,不少是像江西铜业、紫金矿业这样的头部企业,自己有矿山资源。比如紫金矿业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31.25亿,同比增长48.75%,能有这业绩,和它手握国内外多处铜矿资源分不开。现在铜精矿价格一直在涨,有自有矿山的企业不用高价外购原料,冶炼成本比没有矿的企业低15%-20%,在铜价上涨时能赚得更多,铜价波动时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第二个硬实力是”业绩兑现”,不是虚炒概念。机构选股最看重业绩,这几家龙头的财报都能拿出手。江西铜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60.3亿元,税后利润47.0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29元,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还涨了16.84%。反观一些蹭热点的小企业,要么没实际产能,要么营收里铜相关业务占比不到5%,根本没法比。业绩稳增的龙头,才能接住行业红利。

第三个硬实力是”踩对政策”,吃得上红利。《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大型铜企业集团,提升采选、冶炼环节的集中度,还支持企业搞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__LINK_ICON

。这8家龙头早就布局了绿色冶炼技术,比如采用氧气底吹炼铜技术,单位能耗比2020年下降了27%,刚好符合政策鼓励方向。政策红利会持续向龙头倾斜,小企业想分一杯羹难度越来越大。

铜板块的机会:盯紧这3个方向,避开2个坑

不是所有铜相关股票都有机会,得学会挑标的,更要避开陷阱。这3个方向值得重点看,2个坑一定要躲开。

值得盯的3个方向

1. 有资源的”矿企龙头”:核心看铜矿自给率,自给率超过50%的企业更有成本优势。像紫金矿业这样国内外都有矿山布局、产能持续释放的,能最大程度享受铜价上涨的收益,机构加仓也更倾向这类标的。

2. 沾新能源的”加工企业”:传统铜加工利润薄,但给新能源配套的加工企业不一样。比如生产动力电池用的铜箔、新能源车用的精密铜管的企业,直接对接新能源车企和电池厂,订单排期都到2026年了,需求确定性更高。

3. 搞回收的”循环经济股”:政策明确要强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支持建立大型废铜回收基地

__LINK_ICON

。现在再生铜占国内铜供给的比例已经超过30%,未来还会涨,布局废铜回收、提纯的企业,既能享受政策支持,又能降低对原生矿的依赖,长期潜力不小。

要避开的2个坑

1. “无矿无业绩”的蹭概念股:有些企业只是在公告里提了一句”涉足铜加工”,既没有自有矿山,也没有实际订单,营收和利润都和铜价没关系,纯粹靠概念炒作。这种股票涨得快跌得更快,千万别碰。

2. “高负债”的小型冶炼厂:冶炼行业重资产,小厂本身没资源,要靠高价买铜精矿,现在铜精矿价格涨了,加上环保投入增加,很多高负债的小厂已经面临资金链压力。《实施方案》要淘汰低效产能,这类企业风险最大。

给普通投资者的3句实在话

面对铜板块的热度和机构的动作,别盲目跟风,这3点建议一定要记牢:

1. 别只看”缺口”,先查”公司家底”:打开公司财报,看”经营情况讨论”里有没有铜业务的营收占比、矿山产能;再查公告,看有没有铜矿开采权、新能源订单。像江西铜业的财报里能清楚看到铜相关的营收和利润,这种才靠谱,找不到这些信息的直接pass。

2. 别信”单一信号”,要”多维度验证”:机构加仓是个积极信号,但不能只看这一点。还要看铜价趋势(是不是稳在高位)、公司业绩(净利润是不是正增长)、政策方向(符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三个维度都符合,才更有把握。

3. 别”全仓押注”,要”分散风险”:就算看好铜板块,也别把所有钱都投一只股票。可以拿小部分资金,选1-2只龙头股,再搭配一只有色金属ETF,这样既能享受行业增长,又能避开个股波动的风险,比单押一只股稳妥得多。

最后说句心里话

铜不是短期炒作的题材,而是有政策、有需求、有供需缺口支撑的长期赛道。机构抢筹龙头股,说明他们看好这个赛道的长期价值,但普通投资者不能跟着”抄作业”。

投资铜板块,赚的是行业增长和公司业绩兑现的钱,不是靠概念炒作的”快钱”。只要盯紧”有资源、有业绩、符合政策”这三个核心,避开蹭概念、高风险的标的,合理控制仓位,就能在铜板块的行情里找到踏实的机会。

缩量?可能要变盘了!接下来,A股会如何运行

今日,再次缩量了!三大指数上涨,个股是下跌居多,又是一个很极端的行情。科技这条主线分化之后,市场的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了。

这个位置的A股很复杂,大盘指数没有多少问题,关键是自己的策略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交易计划,资产配置,风险管理……

A股缩量行情_股票成交量突然变小_科技股分化调仓

缩量,可能要变盘了!

市场,目前没有大跌的可能性,反而有可能上涨。指数拉升并不需要个股的全部上涨,双创指数都回暖了,不过动不动3000家、4000家股票下跌,很多人又没有挣到利润。

大家想过没有,当下的行情就是调仓的过程。港股也是切换了,从科技到消费,无论是外卖、电商、直播、旅游等互联网消费服务平台都回暖了。

港股不仅仅有科技,还有互联网消费企业,特别是外卖、电商企业的市值也很高。9月份很明显的节奏是消费回暖了,大家有目共睹的市场。

证券也慢慢回暖了,不过只是港股证券的反弹明显,A股的好像又缺席了。目前,大家不需要对行情有太多的幻想,有些筹码已经出货。

成交量缩小,并不意味着资金离场了,可能只是切换。拉升非科技股之外的白马股,不需要多少成交量,因为散户的参与度很低。

A股缩量行情_股票成交量突然变小_科技股分化调仓

A股会如何运行

大概率会继续拉升,大家越不看好的情况下,市场越有可能上涨,不过今日大涨的可能性很小,一根小阳线或者十字就满足了,关键是周四、周五的表现了。

目前的位置,只要大家对行情有期待,很容易就大幅拉升了。股市,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您的持股周期与市场不同频,也不要心急,只要不是追涨了,耐心等待就行了。

大家系好安全带,这种小区间的指数波动,也许不能代表股票的波动,今日的跌停板依旧有4家,目前的行情很分化,8月份大涨之后,市场需要2周时间消化。

成交量不会放量,只要没有放量就不担心大幅回调了,等到了临界值开始放量之后,可能一轮加速行情又启动了。

科技股的大涨消化之后,市场又会开始重新拉升,科技的行情也没有结束,只是需要回调了再涨,有耐心可以继续等待冲顶。

股票成交量突然变小_A股缩量行情_科技股分化调仓

最后总结

行情没有问题,关键是自己的策略。目前不要满仓就没有关系,跌了有余粮,涨了有筹码。不要随便频繁的换股,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牛市要耐心持股。都有自己的花期,不需要过度焦虑。

无论是参与股票还是基金,最后的命运都差不多,其实玩法也差不多,关键是耐心了。低买高卖在股市永远不会错,前提是要熬过周期才有利润。

指数基金博主的观点,炒股玩家自行取舍。仅记录个人想法,不建议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