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汇储备

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升至33222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同期,中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按SDR(特别提款权)计,中国外汇储备为24273.35亿SDR。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8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加,主要是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重回下跌态势、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和资产价格上涨产生正估值效应。截至8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再次刷新2016年1月以来新高,表明中国防范化解各种冲击的能力继续提升。

管涛还指出,在外部环境复杂程度明显提升背景下,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8月份,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推动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明显反弹,中国继续增持黄金储备6万盎司至7402万盎司,连续10个月净增持。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增加99亿美元至2538亿美元,黄金储备余额占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比重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至7.64%,刷新历史新高。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完)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

稳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规模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也包含了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新高度、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等一系列外汇领域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十七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2月以来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9月为3.0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保持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也包含了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新高度、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化、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等一系列外汇领域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十年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同GDP的比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今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达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跨境直接投资实现基本可兑换。今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740亿美元,显示资本项目下中长期投资渠道表现稳健。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形成了证券投资项下“沪港通”、“债券通”等跨境投资机制安排。今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近10万亿元。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直接投资账户形成的基础性国际收支长期以来保持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维持稳定奠定了基本盘。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回首过去十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历史走势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之旅,中间价最低至6.1,最高至7.1附近。除了汇率中间价数值变化,历经2015年8月、2016年2月、2017年5月、2020年10月等报价机制调整后,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基准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外汇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从十年前1%-2%上升到近两年3%-4%左右,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更加明显。尽管2015年底至2017年初、2018年至2019年、2022年以来,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综合作用影响,我国外汇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但表现出很强的韧性,总体保持稳定。

外汇市场参与者更趋理性。面对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人民币汇率,进出口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逐渐从跟风盲从模式转换到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模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明显增强,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情况减少,更多聚焦于主责主业,合理管理汇率风险。2022年前8个月,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99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外汇套保比率达到25.4%。

总之,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日臻成熟,微观市场主体更注重风险管理、可持续性,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外汇市场稳定,也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3月以来,美国加息步伐加快,推升美元指数走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10%,短期内承压。但是,相较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表现相对良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远小于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央行已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并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上调至20%,这些都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中长期看,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国央行仍有较多政策工具可以用来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必要时可重启逆周期因子,或在离岸市场增加央票发行规模,收紧人民币流动性。预计年底前,人民币汇率会在7.0-7.3之间徘徊。如果我国经济能够较快企稳回升,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将会大大减少。因此,稳定和发展我国经济至关重要。

盛松成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8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释放了哪些经济信号?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3222亿美元,相较于7月末上升了299亿美元,升幅为0.91%。这一数据的公布,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引发广泛关注,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内涵,彰显出我国经济与全球金融环境的复杂互动。

从直接影响因素来看,美元指数的走势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是8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关键原因。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元指数出现下跌态势。当月,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 ,非美货币如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2.5%、2.4%、2.3%。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的升值使得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应增加。

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方面,同样呈现出总体上涨的趋势。受降息预期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4.23%,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1.9%。美元走弱促使其向全球释放流动性,非美经济体股市大多保持高景气状态,日经指数上涨4%,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9%。这些全球资产价格的上涨,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上升,对我国经济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增强了我国防范外部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的背景下,充足的外汇储备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缓冲外部冲击,维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当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时,我国可以凭借外汇储备进行市场干预,稳定汇率,防止资本大规模外逃,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其次,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也体现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韧性和活力。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优势使得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就是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信心的直接体现,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再者,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而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增强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稳定的外汇储备可以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人民币的接受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

展望未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根基稳固,宏观调控工具丰富,政策空间充裕,能够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日益多元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增强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将助力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进而维持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

8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是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与全球金融市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当下经济金融形势,更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

至202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降幅为0.97%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最新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降幅为0.97%。

对于9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1年9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

“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王春英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具有长期稳定的基础,本月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主要由估值因素导致。

温彬进一步解释说,汇率方面,9月,美元汇率指数上涨1.7%至94.2,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整体贬值,英镑下跌2%,欧元下跌1.9%,日元下跌1.1%,我国外汇储备中,以非美元货币计价的部分折算为美元后减少。资产价格方面,债券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9%;股票价格涨跌互见,日经225指数上4.9%,标普500指数下跌4.8%,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3.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9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回落,但已经连续5个月位于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整体稳定。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是基本平衡的,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外汇储备将维持在大约3.2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我国经济将继续延续稳中向好的复苏态势,宏观政策加强跨周期调控,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外汇储备规模具备保持稳定的基础。同时,我国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继续大力提振内需,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冲击的准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王春英表示。

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外汇储备超3.3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9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外汇储备规模继6月末后再次站上3.3万亿美元关口。

对于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外汇局指出,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图片

外汇储备站上3.3万亿美元

过去一个月,在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继6月末后再次站上3.3万亿美元关口。

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8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滑约2.2%,推动中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走高、美债收益率下行,也推动了中国外汇储备中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8月美元指数下滑主要受当月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等因素影响。过去一个月,最新发布的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美国通胀水平企稳,缓解了市场对美国通胀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发言,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降息的预期。

往后看,美联储降息节奏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认为,尽管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4月以来美国通胀率持续上升、失业率依然相对较低,实际经济数据并不支持降息开启。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第21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局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日益多元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除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剧外,美联储独立性遭受冲击亦带动8月国际金价在历史高位基础上大幅上涨。在王青看来,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金价易涨难跌,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3月以来,中国央行每月小幅增持黄金储备,量级均低于10万盎司。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黄金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世界黄金协会近期报告显示,尽管购金增速放缓,但全球央行购金量仍处于显著高位水平。

“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王青表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外汇储备需求_央行增持黄金7402万盎司_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