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10月1日

证监会集中取缔11起借互联网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中国证监会集中取缔了“带头大哥777”等11起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违法活动花样翻新 证监会重拳打击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北京报道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昨日表示,中国证监会日前对“带头大哥777”等11起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案调查终结,已作出取缔这些非法业务的决定,并对相关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告知书,已将6起涉嫌犯罪的案件和2起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该发言人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活跃,市场违法违规活动手段方式花样翻新,行为更加隐蔽,并日益呈现出新型化、多样化、网络化的特征。 证监会始终高度关注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监管,不断改革监管手段,会领导专门召开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和分析有关案情,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加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明确要求。

上半年,证监会共发出拟进行处罚和市场禁入告知书173份,审理结案31件,作出34项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决定。该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从六个方面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

一是密切配合司法部门加大对虚假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了一批违规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动案件;二是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严格上市公司重组的审核程序,防范各种违规资金进入二级市场;三是继续加强对 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对证券公司借壳上市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审批制度;四是协调配合地方政府建立了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联合执法机制,基本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五是会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了一批利用互联网的新型证券违法违规活动;六是公司自查与监管部门查处相结合,坚决打击利用“老鼠仓”等手段非法牟利活动。与此同时,人民银行、 银监会、外管局、财政部等部门分别从货币政策、银行资金监管、外汇流入检查、财政政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监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该发言人强调,今后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继续推动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工作,特别是在重点地区推动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通过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清除害群之马,切实维护好‘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拆穿股市最低门槛:你以为的'1股'根本不是那个价

炒股入门知识_高价股投资门槛_股票总量单位

街边水果摊主老王最近迷上了炒股,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成了他新的兴奋剂。屏幕左上角赫然显示的”当前持仓:100股”让他困惑不已——这个”股”到底意味着什么?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写着”个体工商注册资金5万元”,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经营五年攒下的家底,在股市里可能还买不起某些公司的一手股票。

证券交易所大厅里,新手投资者常被红绿交错的数字晃得眼花缭乱。其实”一股”的本质并不复杂,它代表着对公司所有权的最小分割单位。就像切西瓜,整个西瓜是公司总股本,每牙西瓜对应着一股股权。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计量单位,正在悄然重塑整个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A股市场规定的最低交易单位往往令人迷惑。以贵州茅台为例,最新股价1789元/股,这意味着想要参与这只”股王”的交易,至少需要准备1789元的本金。而在港股市场,腾讯控股每股340港元,看似便宜实则暗藏玄机:港股允许碎股交易,理论上可以买0.1股,但实际操作中多数券商设置的最低门槛仍是1手(100股)。美股特斯拉每股270美元,支持1股起购的特性,让不少国内投资者产生”美股更亲民”的错觉。

科创板开通时设置的50万准入门槛震动市场,这个数字恰好对应着多数高价股的最低持仓门槛。二级市场上,散户们逐渐发现,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可能连某些公司的入门券都够不着。某券商后台数据显示,超过60%的新开户投资者首笔交易选择了5元以下的低价股,这些”白菜价”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往往是高价股的3倍以上。

注册制改革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去年某生物科技公司IPO定价直接突破200元/股,上市首日成交的每手股票价值超过2万元。这种现象引发激烈争论:资本市场究竟应该为专业机构保留高门槛,还是向普通投资者敞开怀抱?某知名经济学家在论坛上直言:”当一手股票的价格超过普通人月薪时,这个市场就已经背离了普惠金融的初衷。”

市场分化趋势日渐明显。高价股阵营中,百元股数量较五年前增长400%,千元股从无到有;低价股阵营里,大量1元股在退市边缘挣扎。这种两极分化制造了奇特的市场景观:一边是机构投资者在千元股里腾挪转移,另一边是散户在”仙股”堆里淘金。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他们正在研发专门针对高价股的量化解盘模型,因为”这个领域的参与者结构正在发生本质变化”。

监管层的政策天平开始倾斜。最新修订的《证券法》新增条款明确要求发行人考虑中小投资者认购能力,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拆股指引。某科创板公司最近宣布1拆5的拆股方案,股价应声上涨15%,这或许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但制度完善的脚步,始终追不上资本狂欢的速度。

“一股”是上市公司股权的最小单位,代表股东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份额。A股市场通常以1手(100股)为最低交易单位,港股多为1手(50-500股不等),美股支持1股交易。实际交易门槛由股价决定:茅台1789元/股意味着最低投资17.89万元,腾讯港股开户至少需3.4万港元,特斯拉美股单股投资约270美元。当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高价股与低价股的入场资金相差最高达300倍,投资者需根据自身资金量谨慎选择。

看完这篇文章,你账户里的钱够玩转哪类股票?是时候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策略了!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关注作者获取更多硬核投资指南,下期我们来聊聊”那些年坑过散户的炒股陷阱”。

又见“老鼠仓”,国投证券风控漏洞频出

因为国投证券的加入,年内证券基金行业“老鼠仓”案又多了一起。

根据广东证监局12月6日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45号),在国投证券任职的王某存在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有关证券交易等违法情形,合计被没收违法所得41.42万元,并合计被处以98万元的罚款。

有观点认为,“老鼠仓”行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进一步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说明所在券商在内控、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在此之前,国投证券年内至少已收到2次行政监管措施,以及1次自律监管措施。

根据公司官网信息,国投证券前身为安信证券,截至2023年底的总资产2548亿元、净资产495亿元。公司董事长为段文务、总经理为王苏望,首席风险官及合规总监由副总经理赵敏兼任。

广东证监局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交易_国投安信股票_国投证券老鼠仓处罚

“老鼠仓”曝光

广东证监局处罚决定书显示,王某出生于1986年,2008年6月至2016年7月任职于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2016年8月至立案时任职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14日至2024年2月26日期间,王某因职务便利获取“某证券投资基金”账户交易股票名称、交易时点、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未公开信息。通过控制使用“熊某”万联证券账户同期或稍晚于某基金账户趋同交易股票54只,趋同交易金额2873.42万元,趋同交易盈利22.58万元。

此外,201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7日期间,王某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控制使用“熊某”中金财富证券账户、“熊某”万联证券账户持有、买卖证券,累计买入金额1.55亿元,卖出金额1.56亿元,盈利18.84万元。

广东证监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王某合计没收违法所得41.42万元,并处以98万元的罚款,合计罚没139.42万元。

2024年4月,市场上便传闻国投证券一名员工因涉嫌利用工作便利进行“老鼠仓”交易被监管部门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名员工隶属于国投证券信息技术部门,涉嫌利用工作便利获得某基金公司在国投证券结算交易产品的持仓信息,并违规进行交易。

彼时,国投证券回复称:“近期广东证监局曾到我司开展现场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和相关结论,我司尚不掌握,没有可以提供的具体信息。”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认为,当前避免“老鼠仓”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机构的约束机制;在风控程序上应设置得更为科学,在监督上需兼顾实时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此最大可能地避免“老鼠仓”的出现。此外,相关机构在对员工进行考察评定时,不能仅仅考核业绩,还应多关注合规管理、综合素质管理等方面,督促从业人员注重合规展业。

年内两度被监管警示

《财中社》注意到,国投证券在2024年收到2次行政监管措施,9月时受到1次自律监管措施。

1月16日,上交所对国投证券予以监管警示,原因是公司作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申请项目保荐人,存在未及时报告影响荣盛生物持续经营关键事项、尽职调查粗疏、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致保荐工作漏洞多,影响资本市场信息真实性与上市审核节奏。

5月21日,河北证监局对国投证券河北分公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分公司乱象频现,员工执业行为监管失控,有员工违规外包投资者招揽业务、业务操作无留痕,部分员工手机号游离于合规监测外,投资顾问随意给无依据建议且避开合规审核。

9月13日,深交所对国投证券及保荐代表人曹柯、周鹏翔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原因是国投证券作为苏州奥德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项目保荐人存在问题,曹柯、周鹏翔履职懈怠,尽职调查未依规彻查发行人资金拆借情况,核查意见与实际偏差明显。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投证券控股股东国投资本通过直接、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本公司100%股权。

国投证券老鼠仓处罚_国投安信股票_广东证监局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交易

从强方兑换保证疾速奔向弱方兑换保证 5月港元“钟摆”有点不一样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机制原理_港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分析_人民币期货在香港交易所

港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黄冰玉 陈佳怡

5月以来,港元走势如同疾速摇摆的钟摆:月初,港元对美元汇率接连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引得香港金融管理局出手干预;5月5日起,港元对美元快速走低,至5月21日区间跌幅达1.06%,向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逼近。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联系汇率制度的机制和原理密不可分。此前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时,香港金融管理局迅速干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致使港元与美元资金利差大幅走阔,套息交易逐渐活跃。

受访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港元资产的亮眼表现,或有望进一步推升市场对港元的需求。但也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说,当前全球贸易和经济前景不明,全球金融市场颇为波动、资金流向变化频繁,影响着香港资本、汇率及利率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港元汇率及利率走势,变数仍存。

港元上演“钟摆式”行情

5月22日,港元对美元维持在7.82港元兑换1美元水平附近震荡。截至北京时间17时30分,港元对美元报7.826港元兑换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走强。

实际上,昨天港元对美元的走强,只是近期港元汇率疾速走弱后的一次喘息。自5月5日起,港元对美元快速走弱,至5月21日区间跌幅达1.06%,逼近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而就在5月初,港元汇率连续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

本月初,在市场避险情绪驱动下,港元资产受到资金青睐。“避险情绪下,港元资产相对美元资产出现溢价,且南向资金的大幅净流入、香港上市公司派发股息也提振港元需求,带动港元对美元在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兴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谢炫表示。

根据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如果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会买入美元、卖出港元,将港元汇率稳定在不高于7.75的水平。5月初的三个交易日内,香港金管局几度出手承接美元沽盘,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共向市场注资1294亿港元。

套息交易成波动关键诱因

从强方行至弱方,港元汇率波动幅度为何如此之大?

“这是联系汇率制度下可以预期的自然调节。”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近日撰文,阐述了对于近期港元市场的观察和看法。

分析认为,近期港元“钟摆”疾速偏向弱方,或与套息交易逐渐活跃有关。

利差走阔成为套息交易的关键诱因。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市场注入1294亿港元后,银行体系港元总结余从此前的约450亿港元急增至约1740亿港元,这导致港元流动性在短期内变得非常充裕。其中一大表现是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显著下行。如1个月期的港元拆借利率从4月的平均约3.6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0.67%,隔夜港元拆借利率从4月的平均约3.41%骤降至目前的0.03%。

香港资深市场人士文刚锐向记者解释,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发行背后都有美元资产的锚定,香港金管局的入市干预,并非只是在市场买入或卖出,对市场汇价产生影响,而是在买卖之余,在资金结算上“抽紧”港元或“放松”港元,继而影响港元利率。

谢炫分析称,受香港金管局大规模干预影响,港元资金供应非常充裕,导致港元资金利率大幅下行,而美元资金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美港资金利差的大幅走阔为先借入港元、换为美元、再借出美元的套息交易提供了机会。

事实上,在该机制下,港元汇市上的套息交易时有上演。谢炫表示,理论上港元资金利率应该与美元资金利率同步,但受本地银行间港元供求影响,现实中港元资金利率变动往往略微滞后于美元资金利率,该特性为套利交易带来机遇,进而通过影响资金流动作用于港元利率和汇率。

港股市场既“吸睛”又“吸金”

月内上演“两极反转”之后,后续港元走势将如何演绎?

在余伟文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港汇和港息的走势,仍存在较多的变数。他提及,变数主要在于需求方面。一些比较确定、可预见的资金需求包括新股集资活动、5月至6月的股票派息高峰期、半年结等季节性因素;而比较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向、股票投资市场氛围、外围金融市场及环球资金流向等。

谢炫称,短期来看,套息交易将持续活跃,但因为港元资金供应仍非常充裕,港元资金利率仍在低位,若该趋势持续,港元对美元或进一步逼近甚至触及7.85,进而促使香港金管局干预汇市以减少港元总结余。

“长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美元体系失衡、全球资金再平衡和全球市场波动等因素都将影响港元供求,从而左右港元汇率。”谢炫说。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既“吸睛”又“吸金”。今年一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超15%、20%,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亮眼。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已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多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当前,联系汇率制度仍是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持香港自由港吸引力的基石,亦将进一步增强港元资产吸引力。近期港股市场的持续升温,可能增加市场对港元的需求。在谢炫看来,港元资金利率的反弹可能抑制套息交易对港元贬值的影响,或有望对港元汇率形成支撑。

银行的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是怎样的?

银行金融市场交易时间因市场类型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交易时间几乎是全天 24 小时不间断。但在不同的地区和金融中心,其活跃程度有所差异。例如,悉尼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6:00 – 14:00;东京外汇市场约为 8:00 – 16:00;伦敦外汇市场约为 16:30 – 00:30(次日);纽约外汇市场约为 21:20 – 04:00(次日)。

不同地区金融市场交易时间_金融市场交易时间_中国外汇交易时间表

接下来是股票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也各不相同。以中国的 A 股市场为例,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 9:30 – 11:30,下午 13:00 – 15:00。而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其交易时间分为夏令时和冬令时。夏令时为北京时间 21:30 – 04:00,冬令时为 22:30 – 05:00。

债券市场的交易时间也有所差异。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9:00 – 12:00,13:30 – 16:50。

对于期货市场,同样受到地区和品种的影响。比如,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时间通常为上午 9:00 – 11:30,下午 13:30 – 15:00,以及晚上的部分时段。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更清晰地展示部分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

金融市场交易时间(北京时间)

外汇市场(悉尼)

6:00 – 14:00

外汇市场(东京)

8:00 – 16:00

外汇市场(伦敦)

16:30 – 00:30(次日)

外汇市场(纽约)

21:20 – 04:00(次日)

中国 A 股市场

9:30 – 11:30,13:00 – 15:00(周一至周五)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夏令时)

21:30 – 04:00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冬令时)

22:30 – 05:00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9:00 – 12:00,13:30 – 16:50(周一至周五)

上海期货交易所

9:00 – 11:30,13:30 – 15:00 及晚上部分时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交易时间可能会因为节假日、特殊情况或市场规则的调整而有所变化。投资者在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时,应及时关注相关交易所的公告和通知,以确保准确了解交易时间,合理安排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