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9月19日

上证50ETF期权培训

上证50ETF期权培训演讲人:日期:目录上证50ETF期权基础知识上证50ETF期权投资策略上证50ETF期权组合套利技巧上证50ETF期权风险管理及实战案例01上证50ETF期权基础知识PARTETF期权定义及特点ETF期权定义ETF期权是一种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的交易开放性指数基金的权利和合约。杠杆效应ETF期权具有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风险收益特征ETF期权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投资者可能获得高额收益,同时也可能面临较大损失。多样性投资者可以通过ETF期权投资多种资产组合,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ETF期权来进行交易。买卖方式ETF期权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受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剩余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期权价格01020304ETF期权交易按照交易所规定的交易时间进行。交易时间ETF期权的行权和交割按照合约规定进行,投资者可以选择行权或放弃行权。行权与交割ETF期权交易规则02上证50ETF期权投资策略PART预测未来上证50指数会上涨,通过支付权利金获得未来以行权价买入ETF的权利。买入认购期权预测未来上证50指数会下跌,通过支付权利金获得未来以行权价卖出ETF的权利。买入认沽期权同时买入相同数量、相同到期日的认购和认沽期权,以期望市场大幅波动来获利。买入跨式/宽跨式策略买入认购/认沽策略010203卖出备兑策略持有ETF现货同时卖出相应数量的认购期权,以实现增强收益或对冲风险的目的。卖出认购期权预测未来上证50指数会下跌或涨幅有限,通过卖出认购期权获得权利金收益。卖出认沽期权预测未来上证50指数会上涨或跌幅有限,通过卖出认沽期权获得权利金收益。卖出认购/认沽策略03上证50ETF期权组合套利技巧PART买入认购期权同时卖出认沽期权当预期市场小幅上涨时,可以买入较低行权价格的认购期权,同时卖出相同到期日、较高行权价格的认沽期权。垂直价差套利策略卖出认购期权同时买入认沽期权当预期市场小幅下跌时,可以卖出较低行权价格的认购期权,同时买入相同到期日、较高行权价格的认沽期权。风险与收益垂直价差套利策略的风险和收益均有限,最大收益为卖出期权的权利金,最大损失为买入期权的权利金。水平价差套利策略买入不同到期日的认购期权当预期市场上涨时,可以买入近月认购期权并卖出远月认购期权,以赚取时间价值。卖出不同到期日的认沽期权当预期市场下跌时,可以卖出近月认沽期权并买入远月认沽期权,以赚取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水平价差套利策略的风险在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收益可能受到时间价值的侵蚀,因此需要密切监控市场动态。04上证50ETF期权风险管理及实战案例PART在交易上证50ETF期权时,首要任务是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买卖期权合约或其他金融工具,将风险进行对冲或转移,以降低风险敞口。在交易过程中,密切监控风险状况,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冲风险监控与调整案例一某投资者在上证50ETF期权交易中,因未及时调整止损点,导致损失惨重。该案例揭示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及时止损的必要性。案例三某投资者利用期权套利策略,在上证50ETF期权市场中获得了超额收益。该案例展示了期权套利的魅力,但也提醒投资者要注意套利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案例二某投资者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在上证50ETF期权交易中获得了稳定收益。该案例表明,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实现资产的稳定增值。案例启示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如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套利策略的应用等。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在实际交易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战案例剖析与启示谢谢您的观看THANKS

上证研究 | ESG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沪深300成分股ESG报告披露率_证券公司治理准则_ESG报告A股市场披露率

2021 年,A股市场上有1125 家公司发布了ESG 报告,但A 股公司发布 ESG 报告的比例近10年呈波动态势,未有显著提升。沪深 300 成分股的 ESG 报告披露率远高于 A 股平均水平,且有明显增长。

在投资人越来越重视投资标的的ESG表现时,拥有较高ESG标准的公司,其股票流动性更好,流动性折扣等定量分析中应予以体现。具体而言,在流动性折让(DLOM)的估算和应用中,应当考虑ESG表现对投资人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对股票流动性的负相关性。

为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完成“双碳”的总体目标,大部分采掘业公司已设定减排工作规划。采掘业公司应重视ESG风险,抓住ESG发展机遇,将ESG作为矿山业务模式和运营的关键组成部分,以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助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理念在近10年间的快速发展,ESG的重要性被广泛普及,以投资人为主的利益攸关方对ESG的关注日趋提升,而ESG 对估值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以采掘业为例,旨在讨论 ESG 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估值中的具体应用,并为采掘企业进一步发展ESG提出建议。

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发展状况

ESG代表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的价值理念,是衡量企业或公司投资策略中的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时的关键因素。ESG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于对社会负责的认识,投资者将从事烟草生产或参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商业活动业务的公司股票甚至是整个行业从其投资组合中剔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和发展,ESG考量范畴已经大大拓宽,包括企业商业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道德考量、价值观一致、人力资本、产品责任、企业治理等诸多方面。

1.ESG信息披露

随着ESG理念在近10年间的快速发展,ESG的重要性被广泛普及,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对ESG相关的信息披露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欧盟于2014年颁布《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信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10 年2月8 日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港交所于 2012 年出台《环境、社会和治理指引》,建议所有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并于2020 年7月1日起将ESG披露要求进一步提高,强制性要求每家公司提供一份强调环境、社会和治理考虑因素的董事会声明;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同环保部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并于2018年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有责任披露ESG信息。

2021 年,A股市场上有1125 家公司发布了ESG 报告,但A 股公司发布 ESG 报告的比例近10年呈波动态势,未有显著提升。沪深 300 成分股的 ESG 报告披露率远高于 A 股平均水平,且有明显增长。

2. ESG评级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ESG考量是可持续投资的基础,市场对ESG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ESG数据通常是定性的,如无定量衡量则难以支持投资决策。因此,全球评级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对ESG信息的分析并转化成定量数据。全球各大主要评级机构也都有针对性的开发了多种ESG评分、评级和指数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提供ESG评分的评级机构数量已超过600家。其中,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穆迪(Moody’s)、富时罗素(FTSERussel)、标普道琼斯(S&PDowJones)、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晨星(MorningStar)、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等国内外著名的评级机构和组织都在跟踪发布ESG评分数据。但在评级方法与形式上,各大评级机构对同一主体的评级尚未达成全面共识。

3.ESG投资的高速发展

ESG投资总额近年来呈指数级增长。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发布的《2020年全球可持续投资回顾》显示,截至2020年,在统计范围内的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已高达35.3万亿美元,比2018年的统计增长了15%。可持续投资占比已经超过统计范围内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高达35.9%,比2018年更是增加了33.4%。2021年加拿大是可持续投资资产比例最高的市场,达到了62%;其次是欧洲(42%)、大洋洲(38%)、美国(33%)和日本(24%)。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北美和欧洲继续占全球可持续投资资产的80%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的可持续投资资产比例仅为2%,远低于全球领先的资本市场水平。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ESG理念的觉醒,在ESG投资已成为国际市场主流的大背景下,ESG评价体系建设也在加快,可持续投资资产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截至2021年11月中旬,全球有4500多家机构加入由联合国成立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于2006年发布的责任投资原则(PRI),较 2020 年底增长近 30%,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20万亿美元左右。截至2021 年9月,国内共有74 家机构签署了责任投资原则,涵盖3 家资产所有者、54 家资产管理机构以及17 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签约机构数量较2020 年新增约20 家。

ESG在采掘企业估值中的具体应用

1.采掘业的特殊性推动行业ESG的发展

与其他行业相比,采掘业的ESG元素范围广泛。环境主题方面有生物多样性、废物、水及资源的使用等。社会责任主题方面包括社区及社会责任、古迹保护、劳工人权以及安全健康等。治理主题方面涉及公司治理模式、合规、高管薪酬、多元化、征税方法等。具有更良好ESG表现的企业能够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价值。

加强对企业ESG的投资,提升ESG评级,进一步完善企业的ESG表现必将成为任何一家矿业公司的战略和政策核心组成部分。

同时,与矿产和采掘企业相关的ESG立法和监管也在推动ESG发展。2021年1月1日,欧盟新的冲突矿产法规生效,要求进口商遵循经合组织建立的五步尽职调查框架,以确保锡、钽、钨和金以不为冲突提供资金的方式生产。然而,整体而言,推动矿业公司向更好的ESG标准方向发展的动力,仍然是以投资者和股东为主的利益攸关方,而不是立法者和监管者的强制执行。

2.ESG考量在采掘企业估值方法中的具体应用

(1)市场法估值

随着ESG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在使用可比公司法这一采掘企业估值中常用的方法时,应当添加ESG指标作为判断可比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即使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均在生产同一矿产,如果两者的ESG表现存在重大差异,无论体现在定量的ESG评级得分的差异,还是定性的在估值日前后出现过重大ESG影响事件等,都应当谨慎考虑两者的可比性,可考虑对估值倍数进行适当调整,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其排除。

在使用可比交易法时,则可以考虑将ESG表现作为估值倍数调整的参数之一。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进行,也可以参考ESG指数的发展趋势,对交易估值倍数进行调整,以反映可比交易间不同的ESG策略与表现。

(2)收益法估值

在收益法估值中考虑ESG的重要影响,一般可以在贴现率或现金流预测中定量反映出来。尽管贴现率调整这种 ESG 整合方法,在该行业中被频繁使用,但是由于相关研究还很有限,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如何确认贴现率的调整幅度仍然是一个较困难的抉择。然而,通过对ESG评级的参考和分析,投资者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企业面临的ESG风险,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与ESG风险相关的贴现率的调整幅度。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不要重复计算折现率中的风险和机会。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属于一个通常受另一行业的ESG因素影响的行业,则可以认为行业 beta(风险度量)部分包括了ESG中“E”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E”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在对现金流量进行额外的向下调整时需要注意,因为它可能已经部分反映在行业beta中。因此,投资者应结合行业和公司的特定特征,以及现金流中的ESG 调整,仔细考虑在贴现率中加入额外的溢价或折扣。

在对现金流量应用 ESG 调整时,个别 ESG 因素的重要性将因行业和公司而异,必须根据具体项目逐案评估。在执行 ESG 相关调整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未来现金流量确定的模糊性。 对现金流进行量化调整的目的是反映ESG相关风险因素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研究显示,与单个价值驱动因素相关的明确 ESG 调整将避免现金流确定的模糊性,这意味着估值师应当更关注与公司密切相关的重大 ESG 问题。

(3)溢价与折让

在投资人越来越重视投资标的的ESG表现时,拥有较高ESG标准的公司,其股票流动性更好,流动性折扣等定量分析中应予以体现。具体而言,在流动性折让(DLOM)的估算和应用中,应当考虑ESG表现对投资人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对股票流动性的负相关性。对ESG表现良好,投资可持续性强的企业,在估值过程中厘定流动性折让(DLOM)时,应当有一定程度的定量体现。未来可以通过实践案例来确定某些特定的调整系数。

3.采掘业公司的ESG相关风险与机遇

(1)重视ESG可能带来的风险

采掘业企业天然在ESG层面存在较多的潜在不利因素。具体而言,在环境方面,采掘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较为严重,同时消耗着大量资源。在社会方面,采掘业作业时对工人人身安全和周边社区生活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在治理方面,采掘业受政策约束,面临着监管机构的处罚。在投资者、利益相关者、政府、压力团体和消费者对透明度和更有效审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掘业公司亟须认真对待ESG风险,以避免ESG风险可能导致的声誉影响、额外成本、对业务连续性构成的威胁。怀特&凯斯的《2021年矿业和金属报告》中一项调查显示,其采访过的矿业公司中有45%将ESG描述为该行业2021年面临的最大风险。投资者在评估目标公司时倾向于将ESG视为一种中大型风险。这意味着采掘业公司必须适应当地情况,确保将治理改革计划与其经营所在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避免ESG风险。

(2)抓住ESG发展机遇

为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完成“双碳”的总体目标,大部分采掘业公司已设定减排工作规划。工作重点从碳排放报告、目标设定转变为可有效实施的减排路径,降低传统能源消耗,着重使用可再生能源、电气化采矿设备等。采掘业在能源转型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世界银行集团报告指出,“实现降低2摄氏度的目标将需使用超过30亿吨的矿产和金属来部署风能、太阳能和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储备”。故采掘业公司应重视ESG风险,抓住ESG发展机遇,将ESG作为矿山业务模式和运营的关键组成部分,以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助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工作单位系上海外经贸大学)

期权语言(一):极端市场下,作为低风险套利的跨期价差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前些天才勉强读完这本神作。期间,随着交易经验及市场认知的提升,产生了一些新看法,专门折回来研究了下特定章节,感到大有裨益。几经打磨之下也算是有了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一些在地化交易策略,或许可以对原书中内容也形成补充,就在此处分享了吧。时间有限,本篇先从与当下市场最相关的跨期价差策略开始说起。

1. 理论准备(主要讲跨期价差套利的基本逻辑及影响因素)

套利定价模型或许是经济学最著名的模型之一。在类有效市场的观点看来,市场中的套利者极其敏锐,错误的市场定价会随着套利活动的开展逐步回归正常,因此价格很难偏离有效价值很多。麦克米伦显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在书中明确提到套利这一章节仅适用于那些手续费远低于个人投资者的机构投资者(唯一一种有效市场可接受的套利场景)。因此,当他在介绍诸种套利策略时,他并没有覆盖到一些显然市场失灵的情况,但恰恰是这些市场失灵才给予了期权投资者格外的收益特权。我们不妨整理一下书中提到的几种套利方式,我们会发现除了盒式价差之外,其余不论是时间价值贴水还是标的本身分红、转换、降低持有成本等等,收益都必须依赖于行权动作的完成,从资金量上就拒绝了个人投资者的参与。

然而市场真的有效吗?近期,不论是在对越来越多标的开放期权的美股,还是在情绪面反复横跳的A股,都不难发现一种更为基础的却似乎被机构、做市商忽略了的套利策略,也即利用跨期价差进行套利。

这个套利思路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说极为直观(当然,怎么抓机会以及后续策略仍是重要且需要是精巧的)。当前市场大量出现近月期权价格高于远月期权的情况(成因将在第二部分分析),不论何种方向,仅需快速卖出近月买入远月(一个理论上以支出构建的价差,现在可以用收入构建),即至少可以落袋Delta0 = (P近-P远)>0的收益(但注意,仍是低风险而非无风险,下面会说)。不妨回顾一下书中对跨期价差给出的图形。

跨期价差策略_etf 期权套利策略_期权套利模型

(1)行权价视角

图中的”-300″是跨期价差组合理论上最大的损失值,也即构建价差所付出的成本。而当我们甚至是以收入构建跨期价差的时候,那么理论上最低收益也显然是(P近-P远)。这同样容易理解,如果近月虚值到期,那么当即卖出远月合约即可收获Delta0+当前远月合约的市价(全是时间价值);如果近月市值到期,则需要卖出远月合约,以其内在价值填补近月的亏损,仍然收益其时间价值。进一步的,想让这个价差收益最高,那就需要考虑到同标的同期不同行权价之间的时间价值分布,平值到期是最佳收益方案,正是图中标示的”50″的位置。讨论至此,我们也不妨打破书中对于中性跨期价差与牛市跨期价差之间的壁垒,归根到底,你所建立的跨期价差的行权价,越接近近月到期日标的的市价,就越能获得超额的收益。

(2)波动率视角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跨期价差是一种做空波动率的策略。这也不难理解,如果你把隐含波动率想象成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溢价,当波动率上升的时候,此前被认为时限内难以达到行权价的近月合约的增长幅度将显著高于本来行权可能性就更高的远月合约,不同月之间的时间价值之差会缩小;相反波动率下降,远月合约会相对于近月合约更值钱。因此跨期价差将在波动率降低的时候,获取超额收益。

(3)低风险,而非无风险

即便如此,理论上仍然留下了亏损的可能。就是在近月实值到期时,远月的实值期权的时间价值为负。不比通过行权可以100%锁定收益的盒式价差,因交割期限不同,跨期价差存在急需交割远月来填补近月实值到期的亏损的可能,而此时一旦远月合约流动性不足,则仍有可能出现贴水的情况(尤其是A股ETF期权市场都是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则没有这个烦恼,当然也相应少了些机会)。因此采取此套利策略时,应注意避免delta过高期权,降低因流动性不足导致亏损的概率。

2. 市场背景(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最大化利用跨期价差)

上一章有提到近期市场出现大量期权价格倒挂的现象,这部分简单分析下成因。

(1)市场成因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在于近期指数的大幅异动。但这个异动对期权市场定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部分成因在平稳市场中也不乏借鉴意义。先从简单的讲起。

A. 价格异动造成情绪波动,引发定价紊乱。因A股常年快牛慢熊的政策市走法,在快牛阶段有疯狂抢筹的传统,情绪瞬间拔到高点,推高波动率,降低了跨期价差的成本价。

B. 价格异动产生大量新合约。当前A股ETF期权市场的参与者非常有限,为减轻做市商的资金压力,期权的合约数量也受限制,通常在新的月度合约产生时,一个标的的同一方向只会生成11份左右的合约,围绕平值期权上5下5。但当市场快速波动的时候,就需要隔夜产生新的合约,像是沪-300ETF的4300以上的部分,全是近期新产生。由于没有存量持仓,前几天的持仓全是增仓,价格主要依赖做市商决定。而又因为隐含波动率普遍处在极高位置,做市商对新增合约的初始报价,在相隔较近的月度之间几乎持平。

C. 对快牛的预期推高了近月合约的交易意愿,月度之间交易量不平衡。事实上,在节前普涨的环境下,这个价差并未体现出多大的效益。反而是在节后的分歧阶段赚钱效益更明显,原因在于市场对10月、11月即本月和换月的走势上存在极大分歧(从场内以每日2万亿成交量开跌也能看出来),而对12月都尚无明确看法。因此在短期期权的投机狂潮中,交易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10、11月合约上,冷落了12月与3月的合约,让原本就几乎持平的价格成了倒挂。在10月8、9、10日三天,这一倒挂现象都极其明显,也就是说并没有足够多的套利者参与平抑套利空间。足够机警的套利者完全可以从容地使用10万左右的资金每日套取1万以上的近乎无风险的收益。11日才有所收敛,但利用程序监测,全天下来仍然全都是套利机会,只是空间较前三天小很多,以及因为交易不活跃无法在短期之内平仓,导致资金占用较大这样的情况。

(2)思考与后续策略

因此市场虽然急涨急跌,但采取一种中性的策略却是比任何方向性的操作都更为优越的。尤其考虑到任何方向性的看法,都不足以用大仓位进行支持,除非他情愿赌博。市场中最常见的新手心态便是在急涨时感到焦虑,急于获利了结不说,还要反手加空,试图涨跌两波钱都赚。但这恰恰是迎合了情绪面的做法。当市场出现错误定价时,很可能买入和卖出都不是好的选择,这种选择无疑把自己置于“羊群”或如利弗莫尔所言的“最大阻力”之中。从跨期价差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市场出现错误定价,与此同时几乎必然会出现至少是低风险的套利机会。这种机会可以允许你在不用豪赌的情况下,动用较大资金运作并取得极为可观的收益(随着波动率的修复,此策略在实操中获取收益的速度,甚至也远超任何方向的单一期权)。甚至,如第一部分分析中已经有所涉及的,这一方法同样也允许你进行方向性的选择,只需要锚定一个较当前高或低的行权价,便可以完成方向性的选择,获取更多超额收益。

3. 实操技巧

如前文所述,在节后的前三个交易日,市场上的套利机会几乎是肉眼可见,而且大量集中于delta较低的标的,流动性极佳且资金占用极小。但到了第四天,市场上的机会已经无法靠肉眼辨识了。这是便需要借助一些计算机技巧,帮我们时刻监视市场的套利机会。

因为近期工作繁重,时间较紧,在这里就粗略说下思路。示意动图如下:

11日符合条件的期权动态数组

首先是需要一个金融平台的账号,iFind、Choice之类比较常用且便宜的平台便可以支持Excel插件实时取数。之后对期权的标的、期限、行权价、Delta、报买价、报卖价进行取数(后三者需要实时取数)。根据标的、行权价、期限的顺序依次排序,排序后利用判断语句建立前后同标的同行权价不同期限期权之间报买与报卖价差(考虑到一定要用市价而非限价交易,需要看近月报买-远月报卖),价差大于0则相应赋值,并计算相应的保底收益金额。之后再根据delta和标的类型估算大致的资金占用,计算出可供比较的收益率(实际收益率要高得多,一方面这是保底的,另一方面资金占用要往大了估计,避免因A股期权市场无法价差报价,分别市价报价造成的手数不匹配等等)。再新建表单,利用=FILTER动态数组公式进行动态的筛选,并使用条件格式进行特定条件的高亮显示。如更有热情一些,也完全可以用VBA进行一些特定条件下的Msgbox显示,或者采用一些后台调用的方式来增强提示效果。

忙完这一阵,下篇争取分享对于对角价差或外汇期权的一些感受,也是书中着墨相对少的部分。

人民币大写转换

人民币大写转换

小写金额:元

( 输入数字,例如:100 )

大写金额:

人民币金额用到的中文大写汉字如下:

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

人民币常识

人民币(缩写为RMB)是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尽管每个人几乎天天都要接触到人民币或者支票,但是人民币大写如何写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尽管生活中看起来极其熟悉而又简单的东西,但发现其实并不会写。人民币在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常用简写为RMB(Ren Min Bi);人民币货币的符号是“ ¥”(’Y’+’=’),读音为“YUAN”。人民币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至今已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大写规范详细介绍

银行、单位和个人填写的各种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票据和结算凭证是银行、单位和个人凭以记载账务的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书面证明。因此,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如贰、陆、亿、万、圆的,也应受理。

人民币大写的正确写法还应注意以下几项: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三、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1、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如¥1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2、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3、阿拉伯金额数字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4、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1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

四、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五、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如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再如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六、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如果收汇不及时,会影响出口退税吗(内附出口退税和收汇相关的规定)

享受出口退税的货物需要满足多个条件之一,其中之一是“必须是出口收汇的货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合同需要分期付款,有的进口商资金紧张而无法按时付款,甚至有的进口商破产解散,导致出口企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收汇。那么如果收汇不及时,会影响出口退税吗?关于与出口退税和收汇相关的规定有哪些呢?

收汇

一、 出口企业在申报退(免)税时,必须在退税申报期截止日期之前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汇,并提供相关的收汇资料。

二、 对暂未收汇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应在申报中填写“W”,暂时不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待收到款项并填报收汇申报表后再进行退税计算。

三、 对于某个出口合同,如果合同约定的最终收汇日期在退税申报期限之后,出口企业应在合同约定最终收汇日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收汇凭证。

四、 如果在合同约定的最终收汇日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出口企业无法提供收汇凭证,相关出口货物将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无法享受退税优惠。

五、 如果因境外进口商破产导致无法收汇,出口企业仍然可以申报出口退税,需要提供相关的报道材料或中国驻进口国使领馆商务处出具的证明。

六、 如果提供的收汇证明材料有问题,假如不能收汇的原因或证明材料为虚假,或者收汇凭证是冒用的,除了根据税收管理法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外,出口货物将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并由税务稽查部门进行查处。

七、 如果出口货物的付款人与合同约定的进口商不一致,当主管税务机关发现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收汇情况存在非进口商付款等疑点时,暂不办理出口退(免)税。待税务机关核实并排除相应疑点后,方可办理退(免)税。因此,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代收代付行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洗钱嫌疑等;如果不可避免,应在收汇申报表中注明“非进口商付款原因”。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