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汇资讯

印尼盾贬值带来的影响.doc

一、事件。  最新消息,印尼加大力度捍卫印尼盾应对此前持续下跌的印尼盾,在此之前,印尼盾下跌已创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印尼央行资深副行长Mirza Adityaswara表示, 我们积极向市场提供美元,并购买印尼国债。 他补充说印尼盾已经跌破11500-12000的水平。印尼央行认为,汇率处在这一水平将有利于印尼进出口。  二、印尼盾贬值的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印尼货币贬值是“石油惹的祸。”  印尼作为东南亚唯一的欧佩克成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可利用能源。长期以来,印尼靠出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国家财政的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尼各届政府一直对国内燃料价格实行补贴政策,以减轻民众负担。但近几年来,印尼的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出口逐年减少,进口增加。目前,印尼的原油产量每天不足100万桶,但国内需求量却在100万桶以上。据估计,2005年印尼每天的石油纯进口量将达到6.1万桶,全年的石油进口额将达到11亿美元。逐年增加的石油进口和居高不下的燃油补贴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使预算赤字不断扩大。统计资料还显示,去年印尼对石油产品提供的价格补贴高达64亿美元,超出政府预算4倍以上。有人预测,今年印尼政府提供的补贴将攀至140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比去年高出1.1个百分点。8月底,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超过了每桶70美元。受其影响,印尼国内燃油、电费及其相关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汽车、纺织、钢铁、电信等能源需求大的企业由于成本增加不得不降低产量或裁减员工。而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燃油供应,印尼国营石油公司被迫动用大量美元进口石油,外汇储备不足,加之政府和私营企业还债以及市场的投机炒作,一时间美元需求突增,不少人盲目抢购美元,导致美元汇率急速攀升。  三、印尼经济的现状。  印尼的经济现状是政府头痛,人民不满。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印尼国内投资环境没有改善,贪污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以及政坛内部的争权夺利等等,这一切问题都拖累着印尼的经济。  1、经济的一大问题。  印尼是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但由于印尼政府长期以来对国内石油消费进行补贴,造成石油市场扭曲。过去燃油的价格甚至比人们喝的矿泉水还要低,人们享受着低油价的好处,可这也鼓励了不法分子大搞石油走私的勾当。由于燃油价格涉及广大百姓的利益,多年来,维持或取消燃油补贴已成为印尼政府和印尼社会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难题。  印尼历届政府都曾经试图取消燃油补贴,终因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而被迫放弃。近年来由于石油勘探和开发投资乏力,石油产量连续下降,印尼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油价上涨非但没有增加政府收入,反而给政府财政增加很大负担。今年5月,为了减少补贴,苏希洛政府将燃油价格上调29%,刺激了物价全面上扬,遭至部分民众抗议,也为反对派利用。进入6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异常,每桶超过70美元,使印尼的财政不堪重负,也使政府陷入困境。 进一步减少补贴,提升燃油价格必将造成社会动荡; 不减少补贴,政府财政难于维持。 面对如此两难的处境,缺乏经验的苏希洛政府显得软弱无力,束手无策,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削弱了市场的信心,使盾币一跌再跌,一度跌至一美元兑11800盾,为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  2、社会的一大顽症。  现任总统苏希洛是印尼第一位由直选产生的总统,去年10月以61%的绝对多数票当选。但他所属的印尼民主党只赢得国会6% 的席位, 在国会中占少数。其内阁是由代表各党派利益的人员组成。印尼目前尚处于民主转型期,相适应的法律体制尚未建立,游戏规制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总统和政府的运作效力,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能力。2005 年的政府财政预算至今尚未敲定并获得国会批准就是一例。贪污腐败是印尼社会的一大顽症,印尼社会上下深恶痛绝, 一致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肃贪。苏希洛总统一上台,便把肃贪作为第一要务,四面出击,触及了部分党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但相对于贪污腐败在印尼社会的根深蒂固,政府的肃贪措施显得苍白无力。肃贪尚未奏效, 赖以肃贪的执法部门及部分内阁成员又被揭发出存在严重的贪污现象,让反对派和社会其他力量可以凭借盾币贬值的机会传达出要求总统撤换其经济内阁部长的呼声,使执政不到一年的苏希洛政府面临巨大的考验。  3、经济好转的前提。  印尼民主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相应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根深蒂固的贪污腐败等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需要建立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确立正确的反贪策略和方法才能奏效。这必将长期给印尼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决定了印尼经济在一段时期内很难取得高速高效增长,发展会时起时伏。人们希望苏希洛政府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成熟,首先狠抓经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内外资的投资信心,发展经济,减少失业, 同时团结各方力量,增强驾驭印尼复杂社会的能力,维持政府稳定和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果真如此, 印尼经济有望维持积极的发展势头, 苏希洛本人也有望连任。  四、印尼经济的走势。  今年10月1日,印尼的燃油价格上涨,它加剧了社会矛盾,冲击着经济的发展,使印尼逐渐复苏的经济又受打击。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估计至少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1、燃油补贴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印尼政府面临的急需处理的问题就是燃油补贴,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提高油价,减少或取消补贴,势必遭到民众抗议,在野党派也会乘机发难,造成社会动荡。如果不取消补贴,且原油价格继续高涨,将会加重财政负担,也会带来非议。  虽然在印尼盾币贬值,投资和经营环境不佳,失业人口增加,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降低的情况下,提高燃油价格的风险很大,但印尼国会权衡再三还是在今年9月27日审议并通过了政府的“提高燃油价格并补贴困难家庭”的提议。从10 月1日起印尼政府已经提高燃油价格,涉及面较广,平均涨幅126%。同时,印尼政府给贫困家庭每个月发放10万盾(合10美元左右)现金燃油津贴。  2、燃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在燃油涨价前一周内,印尼全国各地爆发了示威游行,规模最大的达数千人。除了少数地区爆发冲突外,大多数示威都很平静,而在加油站前则挤满了加油的摩托车队伍。  燃油价格的上涨,必将带动物价全面上扬,估计通胀会超过两位数,盾币将会继续贬值;燃油价格上调,也将带动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上扬,使工业品综合生产成本提高,对出口产生消极影响;印尼制造业各种生产成本也会提高,印尼许多工业原料依赖进口,盾币贬值也使进口原料成本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银行利率将不得不上调。银行利率调高,将抑制投资和消费,对生产、就业等不利。印尼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而且必将进一步减缓。当然调高燃油价格,将减少政府补贴,腾出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支出;短期内盾币贬值也有利于出口。  3、印尼经济的发展仍然看好。  由于印尼以及邻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比亚洲金融危机时已经有了改善,尽管遇到上述问题,印尼出现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形的可能性不大,更不会对印尼邻国产生连锁反应。  因为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印尼经济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印尼银行及金融机构整体情况已得到改进,政府债务也有改善,印尼盛产的天然橡胶、可可、咖啡、棕榈油等大宗经济作物,以及煤炭、锡、铝、金等矿产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价格看好,出口情况良好,国内消费保持增长势头,内外资投资较去年有所上升,上半年印尼经济增长超过6%。综合分析,印尼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印尼经济的发展仍然看好,亚行预测印尼经济今年将增长5.6%。我们估计今年印尼经济按不变价格计算,将增长4.5~5.5%。  五、盾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1、对东盟国家的影响。  在这次石油价格变动中,不但是印尼国家饱受油价上升之苦,东南亚一些国家同样遭受油价上涨的痛苦。油价的持续上扬,泰国通货膨胀率正在快速上升,近日,泰国央行宣布将基本利率调高50个基点至3.25%,这是从去年8月份开始,泰国央行已经连续加息的第7次。目前的基本利率是近5年来的最高点。然而即便如此,泰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还是处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新加坡资政吴作栋对印尼政府对股市和汇市大跌欲振乏力也忧心忡忡,担心油价高涨以及印尼因燃料成本节节上涨而面临的难关将“间接波及”新加坡。而菲律宾等国的金融脆弱性并不亚于印尼。财政收支失衡、外汇储备不足、政府对物价调控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菲律宾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该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了7.2%。马来西亚也同样受困于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该国总理近日发布声明,称将所有商用机动车的公路税调降25%,并承诺在年底之前不会再次提高燃料价格。今年以来马来西亚已经四次提高燃料价格,但是其汽油价格依然为东南亚地区的最低标准。  2、对亚洲金融的影响。  从诱发危机的原因看,印尼盾的贬值与当年泰铢的贬值是两种机制。印尼盾的贬值源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是一种内部经济运行诱发的货币贬值,而1997年泰铢贬值则表现为外国投机者大量抛售泰铢购买美元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冲击形成的金融危机。印尼盾贬值是否会酿成新的亚洲金融危机?需要看两个条件。  一是是否有国际投机资本介入?  印尼盾贬值是否会酿成新的亚洲金融危机?条件之一是:有没有国际投机资本会利用这个机会来捣乱?  上次亚洲金融风暴的起因,是国际投机资本看准了部分亚洲国家在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时开放金融与货币市场,所以这些国家的货币可以“一打就倒”,但是这次则不同。亚洲国家在1997年以后,通过扩大出口,增加了外汇储备。到2004年底,亚洲的外汇储备总计已达2.4万亿美元,差不多占了世界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当然这些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日、韩和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但东盟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与1997年相比也增加了很多。例如泰国的外汇储备到今年5月末已达到485亿美元,比上次金融风暴前的最高点390亿美元高出24%;即便是印尼,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也比1997年高出近40%。  此外,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各国缺乏对付国际投机资本的经验。例如当年第一个受到袭击的泰国,开始自恃有3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并不在意,直到全部外汇储备都投放完了国际资本还不退,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已经晚了。当金融风暴刮到香港时,香港货币当局吸取了泰国等国的经验,做了充分的准备,又有大陆的支持,与国际金融大鳄展开对决,就取得了胜利。到后来马来西亚政府干脆宣布放弃货币与金融开放政策,直接实行对货币与资本流动的管制。亚洲各国目前已经积累了对付金融投机的经验,国际投机资本再想来捣乱,就不那么容易了。印尼政府在此番发生货币贬值风潮后,不仅连续加息和提高燃油价格,还宣布了包括禁止银行间进行印尼盾交易在内的四项紧急措施,就是不给投机资本以机会。  第二,东亚地区各国在1997年金融风暴后,已经建立和不断完善了货币合作机制。鉴于1997年金融风暴中当泰国外汇储备基本见底时,IMF并没有出手援助,亚洲国家开始意识到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稳定货币,因此于2000年5月于泰国清迈,东盟与中、日、韩签署了“清迈协议”,着手组建亚洲货币互换机制。到今年5月末,货币互换合同金额已达395亿美元。由于东亚国家目前内部贸易比率已经高达57%,而东盟国家更高,已接近60%,如果油价继续上涨迫使东盟各国对美元的需求上升,这些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货币合作机制,把大部分贸易转换成用东亚国家的货币进行,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压力。由此看,在现阶段再次出现另一场亚洲金融风暴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下降了。  二是国际油价是否会继续上涨。  是否会出现另一场亚洲金融风暴,还要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因为油价上涨是导致印尼盾贬值的直接原因。国际油价是否会继续上涨?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的上涨势头。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虽然从长期看,世界石油储量将会被耗尽,但是根据各方面资料分析,还得40多年,目前的情况还是产需平衡的。国际油价之所以会狂涨,是因为国际投机资本正在不断涌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从未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股市、房地产和欧元都没有上升动力,而吸纳了巨大资本量的房地产泡沫也可能破裂,国际资本将更加缺少投机机会,所以油价很可能继续向高位攀升。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战略利益和操纵。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扭转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为此必须保持吸引足够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以弥补贸易逆差。而国际油价正是制造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动的重要机制。因为油价是以美元计算的,油价越高,通过石油交易获得的美元就越多。从产油国组织看,油价上升,他们的美元收入也会增加,但是这些美元收入不会被锁在保险柜里,而是会放到美国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一样。这也就是国际石油期货交易60%在欧洲,但是北美地区的石油投机活动却最剧烈的原因。  在以上两个因素推动下,国际油价的走势是继续上涨。东亚国家大都是石油净进口国,由于油价是以美元计价,国际油价的飚升必然会带动东亚地区的美元需求。单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看,印尼还不是最坏的,直到目前也只有7%,而日本、“亚洲四小”和菲律宾的石油进口依赖率几乎为100%,印度超过55%,泰国接近80%,中国目前也有40%;在东亚国家中,目前只有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情况好一些,是自给有余。但是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由于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应付目前幅度的油价上涨还是游刃有余,所以油价上涨对亚洲的货币冲击,主要集中在东盟各国和印度身上。不排除在油价上涨到一定幅度后,比如到每桶100美元上下,部分亚洲国家会出现货币危机。但是比起上次亚洲金融风暴,如果出现货币危机也将是局部性的,而且主要会表现为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

期指并不存在“交割日魔咒” 投资者应克服心理阴影

期指并不存在“交割日魔咒”  投资者应克服心理阴影

朱宝琛

根据中金所交易结算规则,今天是IF1508、IH1508、IC1508三大股指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经历了此前的大跌后,市场对所谓的“交割日魔咒”也是心有余悸。

与现货市场不同,股指期货市场采用合约到期交割的制度,交割制度保障期货价格正常回归并与现货价格收敛。根据规定,每月第三周的周五为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交割日。最后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0%。从事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无论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如果在最后交易日前不进行反向平仓操作,则未平仓头寸必须进行交割。由于交易中买卖集中而导致标的指数及其成份股的成交量和波动性显著增大的现象,被称为“到期日效应”,也就是一般投资者所认为的交割日当天会引发现货价格剧烈波动的“魔咒”。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过分地夸大所谓的“交割日魔咒”,一味地把市场的上涨或者下跌归咎于股指期货,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而从以往的运行情况来看,更能说明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有统计显示,从沪深300股指期货设立以来的5年多里,共有63次交割,上证指数上涨37次、下跌26次,上涨概率更大。而从7月份情况来看,三大股指期货交割日,各类指数都出现大幅上涨。因此,“逢交割日必跌”的“魔咒”显然是不存在的。

同时,从沪深300股指期货5年多的到期交割情况来看,交割结算没有导致股票指数价格大幅波动,交割日股票指数波动率1.34%,与非交割日波动率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交割日股票现货指数价格的波动程度是衡量交割结算运行的另一个指标。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不少投资者对所谓的“交割日魔咒”心有余悸呢?笔者认为,投资者有这种担心很正常,但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毕竟,前段时间的股市非理性下跌,给投资者在心理上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如今,恰逢市场“大病初愈”,投资者的信心尚在恢复之中,担心“交割日魔咒”再现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担心过度,就完全没这个必要。

有分析认为,目前来看,由于指数底部基础扎实,期指也大幅贴水,机构想利用打压期指引导现货下跌操作难度较大。另外,监管层现在对股指期货交易管得非常严,想通过期指做空套利都不容易。

同时,虽然当前三大期指依然对现货保持贴水状态,但是远月与近月合约的价差已有所收敛,说明部分多头资金开始关注前期价差较大的远月合约。此外,由于近月合约与现货直接基差已有所回归,且部分资金已提前开始移仓换月,因此预计期指在交割日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中金所也有所行动。有消息称,中金所通知部分期货公司,让仍持仓上述3个合约100手以上的投资者做出说明。具体要做出哪些说明,中金所并未规定具体内容。期货公司则建议相关投资者在说明中应至少包括交易策略、现货持仓等内容。业界认为,中金所此举有利于敦促客户尽早、平稳移仓,在本周五期指合约到期交割时,保证以较低的持仓将期指平稳移仓至下个月。

揭秘外汇市场24小时交易时间:新手必知的全球时段划分

01引言

忙碌的一周终于结束了,现在又到了与大家相聚的时刻。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大家周末愉快,享受轻松美好的时光。本周我组织了一场新手用户体验群的活动,真是让我忙得不可开交。群里的新手们提出了各种问题,让我应接不暇。我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很多人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识知之甚少,比如市场交易时间、全球交易市场的分布等。因此,我决定在这里为大家统一解答这些问题。

02外汇市场概述

外汇市场与股市迥然不同,它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市场。交易时间从周一新西兰惠灵顿的开市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周五美国芝加哥的收市时分。换算成北京时间,就是从周一早晨7点钟开启,直至周六凌晨4点结束。

全球交易市场分布_银行外汇交易时间_外汇市场交易时间

而且,外汇交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北京时间的8:00至23:00这段时间内。对于中国地区的交易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当其他国家的交易者还在沉睡时,我们却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安心地投入到外汇交易中。这种时间上的错位,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把握市场脉动,享受交易的乐趣。

银行外汇交易时间_外汇市场交易时间_全球交易市场分布

03全球市场时段划分

还有,外汇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货市场,根据地域时差被划分为亚盘、欧盘和美盘。这种划分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各地区交易活跃时间的不同。由于外汇市场是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因此,市场被自然地划分为这几个时段。

> 时段划分依据

那这些“盘”的活跃交易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候呢?这里我们需要区分冬令时和夏令时。

> 冬令时与夏令时

冬令时指的是每年11月份第二周的星期一开始,至第二年三月份第二周的星期六结束的这段时间。而其余时间则属于夏令时。在夏令时期间,亚洲市场的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8:00至16:00,欧洲市场为15:00至23:00,而美洲市场则是21:00至次日凌晨4:00。需要注意的是,在冬令时,这些交易时间会相应推迟一小时。

好啦,本周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周末好好休息,为下一周的交易储备能量。同时,小Y也祝愿大家在外汇投资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发现新的机会,稳健前行,财富源源不断。我们下周再见!

股指期货交割日魔咒不见踪影

上周五,7月合约期价下滑的同时伴随着持仓量的下降,多头率先开始止损离场。多数资金之所以不愿进入交割阶段,是因为从前两次交割的经验来说,期现收敛程度非常高,期指合约进入交割阶段的利润空间微乎其微。7月合约早盘多数处于升水状态,说明投资者期待沪深300现指午后能有反抽。果然,午后14点开始,沪深300 现指探底回升,收复了十日均线,可以说投资者的交割日隐忧已经彻底释放。

上周五股市与股指期货双双低开震荡下行,期指各合约包括处于交割日的IF1007均为升水状态,但并没有出现大的期现套利年化收益率,显示股指期货市场对大盘大幅下探或出现反转都不认同。盘中IF1007持续减仓,期间股市和期指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形,“交割日魔咒”依然没有在国内市场显现。下午14点左右,大盘启动了一波强力反弹,至收盘时与前一日收盘价几乎持平,将日内的跌幅全数收回。IF1007在14点时持仓量仅剩2000多手,可排除人为操纵大盘股进而使得期指持仓获利的可能性。在反弹中,IF1007迅速走入贴水,IF1008在14点01分期现套利年化收益率达全日峰值4.4%后其基差亦出现明显的回落。 IF1009和IF1012日内期现套利年化收益率在1%附近震荡,尾盘全部走入无套利区间。从基差表现来看,此轮反弹属短线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本周一IF1103将挂牌交易,成为最远月合约,其成交活跃度有望迅速超越IF1012。IF1009将成为次月合约,成交量必将大幅增加超越两个远月合约,期间可能会出现价差波动,跨期套利者可伺机捕捉开仓机会。 (海通期货研究所 姚欣昊)

“9月魔咒”:从全球债市大跌开始?

随着政府债券的抛售潮蔓延至股市,周二欧美市场纷纷遭遇了“股债双杀”……

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44.72点,全天收跌0.69%至6415.54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的跌幅则达到了1.42%。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轮欧美股市的下跌是由于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务面临压力,部分原因是投资者担心许多主要经济体的债务不断增加。

道富环球市场股票研究主管Marija Veitmane表示,“如今的避险情绪,源自于债券市场的更广泛的市场不安情绪。”

事实上,财联社在周二早间的文章中就已经提醒过投资者,在当前黄金白银的爆发行情中,已经能够捕捉到部分全球债市抛售带来的恐慌阴霾。而在隔夜,债市的“风暴”无疑进一步出现了扩散……

image

周二,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了5.69%,创至少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德国与荷兰的30年期收益率也分别来到了3.4%和3.57%,为2011年以来高位;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升至4.49%,是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触及至少2006年以来新高后,也依然徘徊于3.20%上方的高位。

与此同时,在全球最大债券市场美债市场上,3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二盘中一度逼近5%,最高触及4.997%,这是自2006年以来少见的高位水平。

可以说,目前在欧美发达债券市场上,各大经济体几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上周的危机最初来自于法国国债遭遇抛售,此前该国政府被要求在9月8日进行信任投票,引发了市场对该国出现政治真空的担忧。这种波动性带来的溢出效应,随即引发德国和荷兰政府债券的类似跌势。

而本周伊始,警钟又在英国敲响,在该国工党政府试图于即将到来的秋季预算中填补200亿至250亿英镑的财政窟窿之际,30年期英国国债又接连大跌。

与此同时,美国法院上周五宣布特朗普多数贸易关税为非法,这使得自4月份实施这些关税以来产生的数千亿美元收入受到质疑。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理事库克间开打的官司,也令美联储独立性持续受到威胁。

美国市场本周一因美国劳工节休市,而当交易员们周二返市后,就不得不迅速面临全球债券收益率纷纷大幅上升的局面。全球长期政府债券的脆弱性反映出巨额财政支出的累积效应——尤其在疫情之后,这需要通过增加债券发行来融资。

Charles Schwab公司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Kathy Jones表示,“债券市场正在发出警示——不仅是美国,全球市场都对当前发展路径感到忧虑。除非出台连贯政策或出现经济放缓信号,否则市场将持续定价更高的期限溢价。”

全球债市也有“9月魔咒”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财联社上周末曾介绍过,9月堪称是美股最为凶险的一个月份,而其实,类似的“9月魔咒”现象,在全球债市上也同样存在。

根据业内汇编的数据,过去十年,全球10年期以上政府债券在9月份的跌幅中值为2%,这是全年表现最差的月份。

image

Pepperstone Group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表示,9月份债券发行量上升,可能是长期债券季节性低迷的典型原因。

杰富瑞国际首席欧洲策略师Mohit Kumar也对此表示赞同。Kumar称,9月份的季节性“主要与发行量有关”。“7月和8月的发行量不多,11月中旬之后的发行量也不多。”

而这一季节性的疲软趋势,无疑已更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忧心忡忡。“目前市场感觉非常糟糕,”Fivestar Asset Management驻东京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Hideo Shimomura表示,“9月通常是货币政策急剧转变的月份,也是预期市场走势的月份。”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高级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 Cudzil表示,“长期收益率走高的‘九月现象’在过去确实存在,而当前企业债券发行量巨大——本月可能达到1600亿美元,显然正在助推这一趋势。”

法国兴业银行北美利率策略主管John Briggs指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附近可能只会短暂停滞。这个数字绝非神奇数字,过去一两周我对全球长期债券市场始终存在严重担忧。”

Briggs指出,在高通胀环境下降息将“极易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欧美股市股债双杀_美债收益率高位_债市和股市也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