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信用风险

银行的外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策略有哪些?

在金融市场中,银行开展外汇期货交易时会面临多种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来保障自身的稳健运营。

首先是风险识别与评估策略。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外汇期货交易中常见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市场风险主要源于汇率和利率的波动,银行要通过专业的模型和分析工具,评估市场波动对交易头寸的影响。信用风险则涉及交易对手的违约可能性,银行需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操作风险与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相关,银行要识别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的环节。

现货期货外汇对比_银行外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策略_外汇期货交易市场风险管理

对于市场风险,银行可采用套期保值策略。套期保值是指银行通过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来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例如,银行持有大量外币资产,担心汇率下跌导致资产价值缩水,就可以在外汇期货市场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当汇率真的下跌时,期货合约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资产的损失。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可以设定严格的信用限额。对每个交易对手设定一定的信用额度,当交易对手的交易规模接近或达到信用限额时,限制其进一步的交易。同时,要求交易对手提供一定的担保品,如现金、债券等,以降低违约时的损失。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将信用风险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操作风险管理上,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防止越权操作和违规行为。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对交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操作风险事件。

以下是银行外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策略的对比表格:

风险管理类型具体策略作用

市场风险

套期保值

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

设定信用限额、要求担保品、使用信用衍生工具

降低交易对手违约带来的损失

操作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员工培训、信息技术监控

防止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

银行在外汇期货交易中,通过综合运用这些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业务的稳定发展。

什么是出口收汇风险

什么是出口收汇风险

出口收汇风险是指一国出口本国产品后,未能按合同金额收取相应的货币,其中包括本币和外币,从而导致对外债权流失的可能性。

出口收汇风险的类型

从总体上看,出口收汇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一般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环境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而特殊风险一般主要是指出口逃汇。

(一)一般风险

1.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收汇或无法全额收汇。如中国五矿大连贸易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利用银行贷款,以进料加工方式向荷兰寄售出口价值203万美元钼铁。由于受国际市场钼铁需求下降的影响,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持续下跌,由USDl0.5/kg降至目前的USD6.1/kg,现在已无法出售,只能将货物存放在鹿特丹仓库,期待价格回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变化越来越快,市场风险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2.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结算约定而发生的收汇风险,它包括商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如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向阿联酋出口袜子,合同金额1.43万美元,以即期信用证结算。货到目的港后,先是客户要求降价,未获我方同意后,对方开证行即以箱单无序列号为由提出了不符点,拒付货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贸易量的扩大,大量中小贸易公司纷纷涌现,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是这些公司实现的,这些企业实力不均,信用良莠不齐,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缺乏调查客户资信的有效渠道。据有些出口企业反映,目前主要是通过代理行和保险公司调查客户资信状况,渠道比较单一。对发达国家客户资信调查较为可靠,对发展中国家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比较困难,可信度也较低。

3.操作风险,是指出口企业或有关银行在办理出口业务时,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出口收汇风险。例如有的企业急于出口,麻痹大意,迁就客户苛刻的要求,采用了不恰当的结算方式。有的出口企业和银行经办人员因业务不熟练,出现了货物质量、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等问题。如1999年8月,某公司向甲银行提交了一笔信用证项下全套单据,金额为6.8万美元。甲银行审单,单证相符,并将该套单据寄往开证行索汇.不久,开证行电传通知甲银行单证不符:提单没有信用证号,单据因此被拒付。经过调查,开证行拒付是因为某企业制作单据质量不高和甲银行审单不严造成。

4.环境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不利于出口商的变化时,如汇率波动或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起的出口收汇风险。例如辽宁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于1998年5月向俄罗斯出口价值13万美元的电话机散件,先是载货船只发生爆炸,货柜滞期两个月才到达目的港。后来客户以到货晚为由拒付货款。在经过反复协商,客户同意分期付款后,又逢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卢布大幅贬值,客户损失惨重,最后只支付了2.4万美元。环境风险中汇率风险发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际贸易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有所恶化,旧的国际金融体系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尚未建立,巨额短期资本频繁恶意的流动,对一些国家的货币造成严重冲击,货币大幅贬值,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出口企业因此蒙受了较大损失。

5.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在制定和执行出口政策上的偏差,而导致的出口收汇风险。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出口指标,使得一些企业“重出口,轻收汇”,为完成出口任务,忽视出口产品质量,甚至做违规代理业务,给出口收汇带来潜在风险。

外企业主要承受的是一般风险,而国家则是在承受了一般风险的基础上,还将承受特殊风险。

(二)特殊风险

特殊风险主指出口逃汇。出口逃汇是指为逃避国家对出口收汇的监管,擅自在境内外截留出口应收外汇的行为。出口逃汇的目的是:

1.逃避境外投资管理规定,以出口商品或出口货款作为资本,在境外直接投资。

2.少数外商投资企业为抽回资本,当产品出口后,擅自在境外截留出口货款。

3.少数出口企业非法炒汇牟利。有的企业将出口货款在境外炒汇牟利;有的将外汇汇入非出口收汇账户,或汇入到个人外汇账户,伺机在外汇黑市上卖出;有的截留出口收入的现钞直接拿到外汇黑市卜炒卖。

4.个别涉外业务人员中饱私囊,指示国外客户,将出口货款汇入到国外或国内的个人账户上。

出口逃汇的手段主要有:

1.编造不收汇理由,伪造相关单据。人为伪造货损单据,伪造国外质检证明,逃避出口收汇核销监管。

2.采取低于实际成交价报关。有的将差额部分截留境外;有的将多余的外汇用来核销一些无法核销的核销单。

3.伪造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

4.虚报出口收汇核销单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