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央行政策

美日多头夺回战局!政治内斗+瘫痪央行,日元防线濒临崩溃!

汇通财经APP讯——美元兑日元在周四(10月16日)欧市时段持续日内涨势,较周四早间触及的一周多低点(150.51)进一步回升,现交投于151.13附近。市场推测,在日本国内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日本央行可能推迟进一步加息,加之普遍向好的风险情绪,成为削弱避险日元的关键因素。此外,美元小幅反弹助推美元兑日元回升。

美元日元政治不确定性影响汇率走势_美元兑日元日本央行加息预期_中国央行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执政的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盟关系出现裂痕,这危及了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的竞选前景,并缓解了市场对日本财政健康状况的担忧。这一进展令市场对日本央行年内即将加息的预期得以延续,叠加贸易紧张局势和地缘政治风险重现,或有助于限制日元跌幅。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押注美联储将进一步降息,美元可能难以吸引买家。

政治动荡加剧日本央行政策变数

自民党与公明党持续多年的执政联盟上周突然破裂,这一决裂意味着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需要争取其他党派支持,才能确认成为日本首相。作为安倍晋三经济政策的拥护者,高市早苗主张通过大规模财政支出和货币刺激来支撑经济。不过此番政治发展反而缓解了市场对日本财政健康的担忧,为日元提供了支撑。

与此同时,由于各反对党正积极协商以争取组阁所需支持,日本国会未能确定新首相选举日期,这种不确定性给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带来了挑战。

近期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直言已陷入“全面贸易战”。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斯警告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否则将面临唯有美国能做出的回应。这加剧了俄乌冲突升级风险,在日本央行加息预期背景下强化了日元的避险属性。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周四表示,日本经济增长率有望提升,海外经济放缓程度也不会如初期预期严重,他强调央行应当推动利率向中性水平靠拢。这与市场对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的坚定预期形成显著对比,加之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的拖累担忧,美元持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联邦法官周三暂时禁止特朗普政府在停摆期间解雇联邦工作人员,而参议院第九次未能推进众议院通过的共和党拨款法案。市场正密切关注晚些时候多位FOMC重量级官员的讲话,以寻找更多降息线索,这将直接影响美元走势并为美元兑日元提供新的方向指引。

美元兑日元或难重返151.65强阻力位上方

隔夜跌势推动美元兑日元跌破200小时简单移动平均线(151.77),随后汇价跌破150.70(即10月波段低点强劲反弹走势的38.2%斐波那契回撤位),这被视为触发空头行情的关键信号。

不过日线图震荡指标处在负面区域,预示短期看跌倾向。

下行方面,汇价或在150.00心理关口附近获得支撑,该位置与50%斐波那契回撤位重合,若有效跌破,可能下探61.8%斐波那契回撤位149.15附近。

上行方面,汇价可能在151.65强阻力位(包含200小时均线突破点与23.6%斐波那契回撤位)附近受限。若出现持续性买盘,则将扭转短期看跌前景,推动汇价重返152.00整数关口,进而上探周线波段高点152.60附近。

美元兑日元日本央行加息预期_美元日元政治不确定性影响汇率走势_中国央行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美元兑日元小时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16:16,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51.12/13。

全球经济风暴来袭:石油、战争、关税与央行失灵的致命交织

汇通财经APP讯——在2025年的全球经济舞台上,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以及各国央行政策的出人意料,正在将全球市场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深渊。曾经被投资者视为“灯塔”的央行指引,如今却变得模糊不清,市场再也无法依赖央行的决策来指明方向。

500)this.width=500′ hspace=10 vspace=10/>    央行决策的意外频发:挪威降息震慑市场

挪威克朗暴跌的信号

周四(6月19日),挪威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一决定让市场措手不及。挪威克朗兑美元和欧元汇率迅速下跌约1%,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一政策的震惊。挪威央行的举动不仅打破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也进一步凸显了全球央行在面对复杂经济环境时的分歧与犹豫。

瑞士的通缩困境

与此同时,瑞士央行也在同一天将利率下调至0%,尽管部分交易员此前预期瑞士可能重返负利率。瑞士经济因瑞郎持续升值而面临通缩压力,进口成本的下降让通胀率进一步走低。然而,降息后瑞郎兑美元不跌反升,市场认为瑞士央行的降息力度不足以有效应对通缩风险。这种政策与市场预期的错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的谨慎观望

在大洋彼岸,美联储在本周三选择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坦言,“没有人”能够对未来的利率路径抱有信心。这种罕见的坦白表态,反映出即使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央行,也在当前复杂环境中感到迷茫。美联储的按兵不动,让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更加扑朔迷离。

地缘政治与贸易风险加剧:美元与油价的震荡

美元走贬与市场波动

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和资产定价的核心,近年来却呈现出走贬且波动加剧的趋势。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导致油价剧烈震荡,而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调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RBC环球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马克·道丁(Mark Dowding)表示:“我们正处于政策和宏观不确定性极高的时刻,利率趋势的缺失让投资组合管理变得异常谨慎。”他选择不采取激进的押注策略,以应对市场的高度波动性。

全球市场的根本性转变

Monex欧洲宏观研究主管尼克·里斯(Nick Rees)指出,美元的走贬和油价的剧烈波动,正在引发全球市场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经济预测模型和经验法则已不再适用,投资者和央行都必须重新评估这一新现实。T.S. Lombard的欧洲和全球宏观部主管达维德·奥尼利亚(Davide Oneglia)进一步强调:“各国央行自身解读经济形势的难度正在增加,市场再也无法单纯依赖央行的指引。”这种“模型失灵”的现象,意味着市场叙事、资产定价和波动率趋势将更加快速地变化。

新周期的到来: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

政策与事件的交织

奥尼利亚认为,全球市场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周期,货币政策的可预测性显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地缘政治、贸易政策以及人为因素(如特朗普政策的影响)的主导作用。这些变数的剧烈变化,让市场波动性成为常态。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传统的投资策略正在失效。

瑞郎升值与通缩风险

以瑞士为例,瑞郎的持续升值压低了进口成本,导致该国经济陷入通缩。瑞士央行虽然采取了降息措施,但市场认为其力度不足,瑞郎兑美元反而进一步升值。这种政策与市场预期的脱节,凸显了央行在应对新经济环境时的困境。

投资者的应对之道:寻找避险与机遇

波动性保护的低成本机会

Ninety One多元资产主管约翰·斯托普福德(John Stopford)指出,全球股市正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但提供波动性保护的期权产品目前价格相对便宜。他建议投资者关注新西兰等通胀和利率可能大幅下降的国家的债券,同时对美国和德国的长期国债持谨慎态度,因为这些国家面临较高的经济不确定性和政府债务增加的风险。

股市的“茅草屋”隐喻

斯托普福德生动地形容当前股市如同一间位于野火频发地区的“茅草屋”,而“保险费”(即波动性保护的成本)却尚未显著上升。这意味着,短期内市场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配置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

通货膨胀的根源有许多

【友财网外汇资讯】-用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话来说,通货膨胀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货币现象。但如果你问新加坡的一位经纪分析师,为什么2007年房价飙升,人们的反应很可能是:“啊,公共汽车票价上涨了。”

然后,当总体价格水平不是问题时(比如现在),人们几乎没有兴趣研究食品或燃料成本、汇率,甚至更昂贵的理发和膳食,人们认为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这些都与食品价格上涨有关。但在和平时期,各国央行必须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以免重蹈覆辙。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分析了哪些亚洲经济体正受到通胀因素的威胁。它的一些发现几乎是显而易见的:石油冲击使整个地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只有在台湾和泰国,燃料价格也会推高整体通胀率。

对于印度、印尼和菲律宾来说,汇率贬值才是真正重要的。然而,由于卢比、印尼盾和比索往往会随着油价走高而走弱,能源给人的印象是罪魁祸首。

新加坡、香港和日本的表现就像典型的富裕国家,通货膨胀完全是由“产出缺口”决定的,这是衡量生产是否高于或低于潜在水平的指标。

中国则不同。在从建筑、餐饮到教育和零售等行业,经济过热似乎并没有推动价格上涨。由于这些商品和服务被经济学家称为非贸易品,占中国消费篮子的34%(印度和印尼分别为16%和21%),尽管经济增长缓慢,但整体通胀率可能会很低。

在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汇率对通胀有很强的影响。

高盛的分析有助于解释,即便在没有巨额美元债务的情况下,亚洲各国央行对货币贬值也如此敏感。印尼新任央行行长已经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并提高了利率,以避免印尼盾的通货膨胀崩溃,这种情况一再发生。菲律宾在5月份采取了行动。两个央行都表示,他们准备做得更多。

印度紧随其后。在周三的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对利率上调的预期正在增加,而不是因为经济增长强劲。一个热门的争论话题是如何处理不断下滑的卢比。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呼吁提高利率,与其说是为了支撑货币汇率,不如说是为了缓冲其下跌。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建议是,现在将利率保持在6%的水平,甚至可能进一步削减利率,并从非居民的印度人那里筹集资金。

无论最终的决定是什么,至少有一位经济学家呼吁结束主流的观点,即政策制定者不以卢比的价值为目标。根据高盛的分析,即使是行政控制的价格(比如电费)也受到汇率的影响,忽视这个重要的变量是幼稚的。

如果高盛对汇率在推动亚洲通胀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正确的,那么债券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印度、印尼和菲律宾央行在未来几个月的反应。这是因为卢比、印尼盾和比索是过去6个月表现最差的三种货币。

美元走到哪里,以及亚洲的汇率——尤其是如果布伦特原油价格攀升至每桶75美元以上——是最重要的问题。对理发、学费和公交车费的担忧将会晚些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