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保7争6”?真相不可不知

短短半年之间,人民币发生巨变——从“对美元从快要跌破7.4”到“一度升至7.16”,从“华尔街投行一致悲观预测的7.6”到如今的“7.0不是梦”。究竟什么变了?未来汇率的潜在客观走势如何?

6月开始,随着中美谈判缓和,人民币就开启了一轮对美元的升值行情,这也和亚洲货币升值潮同步,毕竟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贬值幅度达到10%。

高盛也在7月初高调表示——预计美元/离岸人民币未来三个月将缓慢下探至7.1,年底前降至7.0。一时间,“保7争6”的预测不绝于耳。

事实上,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国出口情况、美联储降息节奏等将成为主导因素。

美元反击、欧元故事又讲不下去了

上半年,欧元一度对美元大涨近14%,美国政策的反复和关税大棒的折腾也加剧了这种行情,带有情绪的欧洲投资者甩卖美元资产,持有大量美元敞口的亚洲出口商开始紧急结汇,加速了美元的贬值。

由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高达近60%,这也导致美元指数节节败退,此前最低跌至96,累计贬值幅度一度超10%。然而,近期“强欧元”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在特朗普的“刺激”下,向来“抠搜”的“火车头”德国在上半年大笔一挥,表示要增加财政刺激力度,增加军费开支,一度提振了各界对欧元区整体的财政刺激预期。

但政策边际效应逐步显现疲态,经济数据并未持续改善,如制造业PMI、消费者信心等仍较低。

此外,德国预算赤字问题重新受到关注,财政空间被质疑。

欧洲的“国防热”几乎可以说是这个古老大陆上最接近美国科技行业淘金热的现象。上半年,欧洲军工股的表现已经超过了英伟达,而以国防为主题的基金也在不断吸纳数十亿欧元的资金,投资者押注未来更加危险的世界将带来军费开支的大幅上升。北约成员国已同意在未来几年内将国防开支目标提高到GDP的5%,是目前水平的两倍以上。

但问题来了:在许多国家已经为人工智能、再工业化以及能源转型的巨额支出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这些军费从哪来?除了德国这一显著例外,许多欧洲国家的借债和税收已接近投资者和选民的容忍上限。而削减福利国家规模?基本无望。

早年有“洗绿”(green washing,即绿色造假),现在外媒颇为戏谑地报道称,欧洲出现了“国防投入造假”(defense washing)——作为欧元区债务率第二高、长期在国防支出上表现不力的意大利,提出了一个“创意”解决方案:把“国防”的定义拉伸到极限。

据报道,意大利官员正试图将一项价值135亿欧元(约合158亿美元)的计划——一座连接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的桥梁重新归类为“国防投资”。

在欧洲故事反转的背景下,此前被认为“完犊子”的美元近期节节翻升,交易员不禁感叹,“欧元区果然还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毕竟缺乏创新、监管繁复、缺乏统一的财政联盟,是欧元区难解的病症。

截至7月17日,美元指数已连续多日上涨,这是今年最长的涨势,累计涨幅超2%。美国6月CPI数据高于预期,降低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

还要看美联储脸色

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将主导市场,尤其是它决定了人民币的走向。其中,除了欧元的影响,美国自身因素(降息节奏)至关重要。

尽管美国6月的核心通胀率同比增幅略低于预期,为2.9%,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联邦基金期货目前定价9月降息的可能性仅为53.5%,低于早前的59.3%。

可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始终无视特朗普的“威逼”和“下台威胁”,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此前关税效应并未显现,前期美国商家囤货、加库存的行为一度还导致了降价效应,但6月的通胀数据也显示,关税并非毫无影响——在6月的数据中,家居用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0%,远超整体通胀,而家具正是关税瞄准的重要品类之一。

同时,家电价格环比上涨1.9%,也是一个异常高的读数,家电也是典型的受关税影响的商品。这可能成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愿为降息松口的佐证。

6月的数据可能只是开始,关税进展如何仍待观察。但当前降息预期掉头向下,给了美元指数支撑。

华尔街人士普遍对笔者表示,美国在第一季度的进口激增,看起来是因为企业赶在关税上升之前,提前进口了大量商品。这导致它们现在库存很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这些库存运营。

一旦库存耗尽,不排除通胀会开始传导。进入7月,企业可能需要开始补货,重新进口商品。通胀上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关税最终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仍然相当不错,企业会把相当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一个因素也可能推升通胀,即移民政策。当前,美国正在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和遣返力度,这正在导致一些关键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这些行业对移民劳动力的依赖非常严重,比如建筑业、农业、养老护理等。而用本地劳动力替代这些外籍劳动力并不容易,这有可能引发工资上涨压力,进而传导到通胀上。

目前,美元指数从早前的96附近回升到了98.2。现在看来美元指数很有可能升到99,如果该点位告破,100关口就在眼前。

特朗普的“嘴仗”如何影响美元

此外,早前各界担心特朗普要开除鲍威尔,可能会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美元一度因此而大跌。但这种担忧近期也有所缓和,因为特朗普可能只是“打嘴仗”。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分割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观念就深入人心。因为美国政府往往比较短视,为了争取选票、赢得连任、争取政绩,往往倾向于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如果此时货币政策再肆意宽松(低利率、放水),就容易导致通胀。

20世纪70年代这种担忧达到顶峰。当时,卡特总统任命保罗·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了抗击双位数的“通胀虎”而激进加息,导致卡特没有能够连任。

从制度设计上,总统很难干预美联储,因为美国本身就设定了很多防火墙和制度保障。例如,不论总统提名谁做美联储主席,都需要参议院多数通过。货币政策也不只是美联储主席做主,美国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共有19个成员,对利率有决策权的投票成员就有12个人,主席只是其中之一。

特朗普威胁要任命“影子主席”,这发生在2026年的1月底,因为美联储某理事的任期结束,特朗普就可以任命新的人选。再到2026年5月,鲍威尔任期也将结束,届时特朗普可以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人选。要知道,鲍威尔当年也是特朗普钦点的人选,但如今仍“不欢而散”,未来的美联储主席能否让特朗普如愿,其实仍要看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和通胀走势。

特朗普认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应该比现在低300个基点,也就是在1.25%~1.5%的区间。在他看来,美联储的高利率白白地让美国政府每年增加了3600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

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至今已经降息8次,三大利率已经回落到了2.00%~2.40%,这或许让特朗普更为焦躁。

不过,美国的经济也已经出现放缓迹象。当前,华尔街大行普遍认为,今年9月后将成为美联储开始降息的窗口期,未来可能累计降息6~7次,终极利率可能在3.25%附近。

人民币将跟随美元

主流交易员也对笔者表示,未来人民币很大概率将跟随美元的走势,但波动幅度并不对称,可能美元指数走强1个单位,人民币对美元只会贬值1/5个单位左右。

原因在于,中国央行或仍将维持中间价的稳定偏强,应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毕竟关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当地时间7月15日,特朗普称关税征收将于8月1日开始。

投行人士对笔者提及,风险在于,随着美国关税收入增加,且美股重新突破历史新高,经济受到的影响可控,这可能会助长特朗普在关税方面的行动势头。

整体来看,对于人民币而言,美元的走势最为关键。

也就在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近期,中间价仍显示出了央行的维稳意图(调强人民币近200点、中间价来到7.14附近的近一年低点),但离岸人民币的即期交易价格最近明显开始偏弱,这也不难体现近期市场对关税不确定性的担忧。

未来,中国的出口形势也可能对汇率造成较大影响,毕竟出口的创收是“真金白银”。数据显示,6月出口反弹,但机构预计,下半年出口或有所放缓,因:前期积压订单出清,高关税依然存在,小包裹豁免政策取消,美国对转口贸易加大打击力度等。

出口商的行为变化也值得观察。目前中国出口商仍将大量的收入以美元存款形式保留。据巴克莱估算,自2023年以来,出口商持有的美元总额已达到7000亿美元。不过,这些美元资产未必都会被转换为人民币。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其他出路,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供应链多元化和海外资源配置方面加大投入。

因此,中国企业或仍会继续持有美元资产,但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至7.10~7.15以下,最多也可能有1000亿美元被转换成人民币,这可能进一步推动汇率下探至7附近。

因此,未来人民币的走势除了要观察美联储政策、美元的变化,还要观测出口商的行为变化,而7.1能否被持续突破,则颇为关键。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52 调贬34个基点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152,较前一交易日调贬34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18。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9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152元,1欧元对人民币8.311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7524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430元,1英镑对人民币9.506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59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1117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5052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908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128元,人民币1元对1.1270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59209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772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45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7.7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51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614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7.1643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1407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8982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277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076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5.83128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595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190泰铢。

人民币汇率变动全记录:8月25日央行公布的外汇数据及多方反应

今天央行公布了最新的外汇牌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1161,欧元8.3446,日元100兑4.848元。港币差不多0.91,英镑快10块了。虽然数据看着复杂,但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钱包都有关系。

外币汇率外汇汇率查询_外汇牌价分析_人民币汇率走势

有人盯着美元涨跌算外贸账,有人看日元汇率看能不能便宜囤点日本电子产品。俄罗斯卢布兑换人民币不到0.05块,这说明他们的货币跌得厉害,买东西贵了不少。土耳其里拉也一样,人民币1元能换190多土耳其钱,感觉那边通货膨胀严重。

外汇牌价分析_人民币汇率走势_外币汇率外汇汇率查询

央行最近可能在调整汇率,特别是和新加坡元、瑞士法郎这些钱打交道的公司,都要重新算成本。美国那边还在加息,美元汇率被推高,咱们这边得想办法让人民币别跌太快。现在数字货币交易多了,转账速度变快,但汇率波动起来更难捉摸。

做出口生意的厂家最头疼汇率变化,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经常波动,他们得用套期保值工具来防止亏本。海淘族发现林吉特汇率低了,能省点买马来西亚的东西,但墨西哥比索跌了,买配件反而贵。

人民币汇率走势_外汇牌价分析_外币汇率外汇汇率查询

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涨跌直接影响民生。南非兰特跌到0.4块人民币,那边的进口原材料便宜了,但老百姓日子可能更艰难。俄罗斯卢布贬值,我们买石油天然气的成本会不会跟着降?这个链条要仔细算账。

接下来半年欧元区可能有债务问题,欧元汇率再掉会不会拖累人民币?日本央行政策一变,日元会突然波动,影响电子产品的价格。东盟国家的货币如果抱团,以后用人民币交易会不会不方便?

人民币汇率走势_外币汇率外汇汇率查询_外汇牌价分析

回看以前人民币汇率变化,2015年那次汇改之后,涨跌幅度明显放开。现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时间比五年前更稳了,但和别的国家货币搭配还是有差距。如果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问题,人民币会不会受影响?

有人说投机客在赌韩元汇率继续跌,其实普通人不太懂这些,只能看着手机银行里的数字变化。微信支付能直接用外币结账了,大家慢慢发现汇率差真能省不少钱。澳门的赌场用的是澳门元,兑换率1.13,那边赌场赚的是不是更多了?

总之今天公布的这些数字,藏着太多看不见的比赛。工厂老板、留学生、炒外汇的、去旅游的,每个人都在心里算自己的账。央行调汇率,外国政策变,钱袋子就会跟着晃。没人知道明天会咋样,能做的就是盯紧点,该换汇的趁早,该省钱的地方别乱花。#人民币汇率##人民币#​​

人民币市场汇价(6月13日)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6月13日受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澳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澳门元、林吉特、卢布、兰特、韩元、迪拉姆、里亚尔、福林、兹罗提、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里拉、墨西哥比索及泰铢的市场汇价。

6月1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如下:

100美元             717.72人民币

100欧元             830.83人民币

100日元             5.0028人民币

100港元             91.444人民币

100英镑             976.19人民币

100澳元             467.8人民币

100新西兰元           434.41人民币

100新加坡元           560.9人民币

100瑞士法郎           885.6人民币

100加元             527.15人民币

100人民币            112.72澳门元

100人民币            58.87马来西亚林吉特

100人民币            1114.4俄罗斯卢布

100人民币            247.85南非兰特

100人民币            18977韩元

100人民币            51.219阿联酋迪拉姆

100人民币            52.319沙特里亚尔

100人民币            4827.65匈牙利福林

100人民币            51.31波兰兹罗提

100人民币            89.72丹麦克朗

100人民币            131.65瑞典克朗

100人民币            138.46挪威克朗

100人民币            549.299土耳其里拉

100人民币            263.4墨西哥比索

100人民币            451.73泰铢(完)

人民币汇率开年大涨

新年伊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走强。继上周重回6.9点位后,北京时间1月9日(星期一),人民币升破6.77,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7712,较上一交易日涨876个基点,日内最高触及6.7592;离岸人民币盘中一度升至6.7664,回升超过600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654个基点至6.7611元。

三重因素推动人民币走强

美元指数走弱、中国经济回暖预期升温、季节性交易增多等因素,是推动人民币在新年前后走强的主要原因。

据平安证券研报介绍,2022年11月以来,美元指数由最高112.98下降到2022年12月下旬的103.9,贬值8%,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最高7.32升值到7.0,升值幅度4.4%,美元指数贬值幅度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但自2022年12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在104附近盘整,甚至小幅走强,而人民币汇率仍保持强势,并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突破6.9的重要关卡。

美国时间1月9日,美元指数再度下跌0.85%,在汇市尾市收于103.0。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近期受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调整影响,美元指数小幅走弱,比价效应支持人民币上涨。

从内部因素看,王青、冯琳认为,市场对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这从根本上缓解了2022年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一个主要压力,扭转了汇率预期,这也是开年人民币大涨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指出,在过去的6年,人民币对美元在11月、12月和次年1月平均会走强700、800和1000点左右。出口商的季节性收汇与结汇行为,往往会在春节前几个月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考虑到中国经济回暖预期升温,可能继续引导跨境资本流入,不排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的可能性。

经济基本面决定汇率未来

展望2023年,王青、冯琳指出,当前美国通胀延续降温势头,美联储加息节奏进一步放缓,并有可能在2023年中前后结束本轮加息过程;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央行会保持更强的收缩姿态,以压制各自的通胀势头。由此,2023年美元指数易下难上,比价效应可能带动人民币对美元转向升值。

除了外部因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国内经济基本面向好,也将支持人民币适度反弹。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涨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和中美利差,而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经济强则货币强。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增长、就业、通胀等三大指标,将是我们全面、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基本面强弱的重要参考。随着防疫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措施优化,经济加速重启,国内外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也看好人民币资产投资价值。这些是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逆转的有利条件。

“2022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