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汇资讯

债券与股票都是有价证券,它们的主要区别何在?

更多“债券股票都是有价证券,它们的主要区别何在?”相关的问题

对基金、股票与债券认识正确的是()。 A.它们反映的都是债权债务关系B.股票和债券是

对基金、股票与债券认识正确的是()。

A.它们反映的都是债权债务关系

B.股票和债券是间接投资工具

C.基金也是间接投资工具,所筹集的资金主要投向有价证券等金融工具

D.基金的收益有可能高于债券,投资风险又可能小于股票

点击查看答案

债券与股票的比较,错误的是()。A.债券和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B.尽管从单个债券和股票看,它们的收益

债券与股票的比较,错误的是()。

A.债券和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B.尽管从单个债券和股票看,它们的收益率经常会发生差异,而且有时差距还很大,但是总体而言,二者的收益率是相互影响的

C.债券通常有规定的利率,而股票的股息红利不固定

D.债券和股票都是筹资手段,因而都属于负债

点击查看答案

债券与股票的比较,错误的是()。

A.债券和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B.债券和股票都是筹资手段因而都属于负债

C.债券通常有固定的利率,而股票的股息红利不固定

D.尽管从单个债券和股票,它们的收益率经常会发差异而且有时差距还徊大,但是总体而言,两者的收益率是相互影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

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经济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点击查看答案

债券和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它们本身没有价值,但又都是真实资本的代表。()

债券和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它们本身没有价值,但又都是真实资本的代表。()

点击查看答案

债券和股票作为有价证券体系中的一员,是虚拟资本,它们本身有价值,都是真实资本的代表。

点击查看答案

(2009年考试真题)债券和股票作为有价证券体系中的一员,是虚拟资本,它们本身无价值,但又都是真实资本的代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股票股息和资本公积金收益的形式都是送股。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它与股票、债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发行的主体不同

B.体现的权利关系不同

C.风险和收益不同

D.存续时间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2015年底,随着上证指数在2 000点附近振荡,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逐步萎缩。一些投资者开始购买中长期

债券。上述两种投资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不是有价证券

B.股票的收益总是大于债券的收益

C.股票是所有权凭证,债券是债务凭证

D.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点击查看答案

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有() 债券与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债券与股票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债券与股

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有()

债券与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债券与股票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债券与股票收益率相互影响

债券与股票的风险相同

点击查看答案

股指期货交割日“魔咒”再现

周四沪深两市小幅低开之后震荡调整,午后在汽车、铁路基建、房地产、海洋经济、互联网等板块的带动下,沪指一度逼近年内新高之后高台跳水翻绿,尾盘在煤炭、有色等权重板块回落的影响下跌幅加大。最终沪指报收2206.47点,下跌16.41点,跌幅0.74%,成交1417.07亿元

市况

四大原因导致尾盘跳水

从周四盘面看,智能机器、S股、燃料电池、云计算、汽车行业、海洋经济、互联网、国产软件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煤炭板块、基因测序、稀土永磁、青海板块、黄金、航空航天等板块跌幅居前。

次新股走势分化,除禾丰牧业、艾比森、中材节能三股涨停外,川仪股份、三联虹普、国祯环保、台城制药则出现下跌。

保险板块中,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高开之后冲高回落,新华保险领跌。消息面上,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提出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作用。

市场人士认为,四大原因导致市场尾盘跳水:1.本周五恰逢股指交割日,市场主力资金借交割日进行洗盘和资金调仓;2.成交量迟迟难以放大,成为当前股市行情最大的拦路虎;3.7月新增人民币存贷款大幅下降,这个因素对周三市场形成影响之后,周四继续发酵;4.近几日指数在权重股的带领下创出新高,题材股也是百花齐放,但一旦有稍狠的利空出现,获利盘出逃必然形成连锁反应。

分析

短线震荡不必过于担心

广州万隆指出,据统计,今年以来所有交割日前一天(周四)的大盘走势,除了1月那一天沪指微涨0.02%外,其余日期全部下跌,也难怪股民们将股指期货交割日之前的周四戏称为“法定砸盘日”。

在之前经历了连续逼空上涨之后,目前看来短期内增量资金入场稍有停顿,特别是煤炭、地产等权重板块,基本面并没有得到好转,上涨在更大程度上像是流动性推动估值修复行情。广州万隆表示,目前仍坚持“当前处于长线行情初期”的判断,但是作为本轮上涨的最大导火索,沪港通仍在准备阶段,外资大规模入场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短线上的震荡调整难以避免。但是,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市场投资信心仍在恢复之中,大量踏空资金就将对股指起到托底的作用,回调的幅度有限。

天信投资认为,近期大盘资金进出频率加大,风格也在转换,在有可能出现震荡分化的前提下,对待市场也要一分为二。建议稳健投资者多看少动,观望为主,后市关注2200点得失;激进型投资者可以继续把握混合制改革带来的投资红利。

巨丰投顾表示,市场依然处于中级行情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指数波动而个股活跃期间,但在连续的整理态势之下,无论是权重板块还是题材概念,均已经出现分化的迹象。近期的操作策略上,应做适当调整,主抓两条主线,一是在沪港通的助推下,低位、低价以及具有低估值的个股仍有反弹空间;二是近期反复活跃的锂电池产业链等题材股,仍是后期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观点

大反弹第三阶段启动

国泰君安证券周四发布报告认为,7月信贷货币数据明显大幅低于预期,表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向下大幅调整,中长期无风险利率下降正在成为定局,反弹进入“向改革要红利”的第三阶段。

国泰君安指出,A股中长期估值进入扩张区间。短期看,7月宏观数据正在终结市场“向刺激要红利”的反弹第二阶段,标志着进入“向改革要红利”的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反弹中,建议配置改革红利之下估值修复弹性明显的大消费板块,如汽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旅游及农业等领域。同时加大对于改革红利集中的国企改革、国家能源战略两个主题的关注和配置。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此轮经济回升是政策刺激下的反弹,而非市场主导下的复苏。改革将进入提速期,经济有望深蹲起跳。战略上强化中长期做多。

综合新浪财经、东方财富报道

鸡蛋期货重回3000元关口,贸易商抛售冷库蛋,9月消费能否点燃涨价动力?|大宗风云

鸡蛋期货价格走势分析_期货交易策略 mobi_鸡蛋期货持仓量变化趋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鸡蛋期货出现大幅波动,9月2日鸡蛋期货2510主力早盘触及2907元/500千克低位后,午盘后价格出现快速上行,最终收报2959元/500千克。9月3日鸡蛋期货延续上涨,盘中最高上冲至3014元/500千克,最终报收于3011元/500千克,涨幅达2.62%。

“从走势上看,鸡蛋期货有止跌反弹的迹象。当前鸡蛋指数持仓突破100万手,为历史最高持仓水平,多空分歧巨大。期货价格在连续大跌后,空头集中获利回补减仓带动近月期价出现超跌反弹,而远月合约受深度亏损下养殖户去产能预期,对近端维持较高升水。”方正中期分析师宋从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季节性需求有所增强

随着鸡蛋期货连续上涨,有业内人士表示,鸡蛋2510主力合约持仓量已经连续三日下降,尤其是尾盘有空头平仓的迹象,而且可以看出2511合约近日多头不断增仓入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学校开学备货虽对需求端有所提振,但供给高压下,提振力度和持续性皆有不足,蛋价大幅上涨难度较大。

“近日鸡蛋期货2510合约持仓量的确呈现连续下降状态,8月28日持仓量峰值为52.8万张,9月2日收盘持仓量下降至44.18万张。不过,2511合约呈现的是空换状态,多头增仓并不明显。总体来看,最近鸡蛋多空双方持仓量增速开始下降,多空双方进入休整期。”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戴鸿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自8月30日开始,全国各地鸡蛋现货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河北馆陶、东莞农贸市场都有一定的涨幅。对此,中信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艺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近期鸡蛋现货价格旺季不旺,从主产区河北来看,8月蛋价持续下跌,从3元/斤最低跌至2.6元/斤,不过,进入9月现货价格小幅反弹至2.8元/斤。

进入9月以来,李艺华表示,全国鸡蛋流通速度略有加快,9月初流通环节库存天数0.73天,较8月初0.89天有所减少,库存走货增加。但是随着蛋鸡高温歇伏结束,产蛋率回升,蛋源依旧充裕,贸易商对中秋旺季预期信心不强,囤货意愿有限。

华中某鸡蛋现货贸易商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开学及中秋备货,季节性需求有所增强,但今年中秋时间偏晚,节日备货推迟导致采购节奏放缓。不过,从短期来看,中秋备货和开学季餐饮需求升温,部分食品厂加大采购,对鸡蛋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鸡蛋具备一定的季节属性。对此,宋从志表示,按照往年规律,每年1月—3月春节后,随着节日需求的释放,市场进入消费淡季,鸡蛋价格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而每年3月—4月期间随着气候逐渐回升,产蛋率季节性回升,供应增加,同时市场需求相对较低,鸡蛋价格继续下滑,直至3月底达到年度内最低水平。

“进入4月—6月,这期间在五一、端午节备货需求的提振下,鸡蛋价格会有所回升,5月底左右达到上半年的高位水平。不过,6月进入梅雨季节,鸡蛋存储难度增加,需求低迷,价格通常会再次下跌。进入7月—9月期间随着天气变热,蛋鸡产蛋量减少,同时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需求增加,鸡蛋价格从7月中旬开始上涨,8月和9月通常是全年价格最高的时期。”宋从志称。

宋从志表示,进入10月—12月期间,也就是中秋节后,节日需求减少,鸡蛋价格开始下滑。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贸易商开始备货,鸡蛋价格会有所反弹。总体来看,蛋价上半年价格先降后升,下半年价格先升后降,且蛋价整体下半年高于上半年。

不过,戴鸿绪表示,今年鸡蛋价格供需有所不同。今年鸡蛋供应充足,同时前期贸易商手中囤积大量的冷库蛋等待旺季销售。在旺季价格上涨预期落空,鸡蛋价格大幅下跌的过程中,贸易商为了减少亏损,不得不割肉出库。这部分蛋价较鲜鸡蛋价格更便宜,从而也对市场备货积极性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鸡蛋价格持续下跌,2025年养殖业经历亏损5—6个月后,养殖户在二季度补栏积极性出现下降,7—8月份补栏量环比出现明显下滑,对应年底12月份新增开产量有望出现下降。此外,10月份国庆后冷库库存预计逐步出库完毕,供需大概率迎来环比改善。”宋从志称。

此外,李艺华表示,由于上半年鸡蛋价格下跌,养殖场淘汰老鸡的情绪逐渐增加,淘汰鸡的鸡龄从年初的540日龄左右,到9月已经降至500日龄左右。同时,8月补栏情绪也受到负面影响,8月鸡苗补栏量环、同比均下降,远月供应压力有望减轻。

底部宽幅震荡概率大

随着鸡蛋期货持续波动,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也引发投资者关注。对此,李艺华表示,当前在产蛋鸡存栏处于高位,接下来鸡蛋价格的走势将继续受到产能影响。当前鸡蛋价格偏低,养殖企业持续亏损,对于中小养殖户而言,也触及饲料成本线,出现亏损。

“今年8月份鸡蛋消费不及预期,产能过大是压制蛋价上涨的核心因素。由于消费旺季预期的存在,这使得养殖户淘汰鸡的节奏进一步延后,即便是处于亏损状态,也不愿意把养殖期过长的鸡淘汰掉。与此同时,终端需求在一定程度被提前补库透支。”宋从志称。

此外,宋从志表示,8月份饲料板块持续走低,对蛋价的边际支撑减弱,饲料养殖产业链尤其玉米价格大跌,令蛋价成本坍塌。当前行业现金养殖成本在2.8—2.9元/斤左右,蛋价长期在3.0元/斤附近震荡,蛋价部分时间低于养殖户现金成本。

针对鸡蛋期货后期走势,宋从志表示,当前鸡蛋期价已经跌破历史底部区间,继续追空逐步失去交易价值。不过,蛋鸡产业周期性反转带来的长期蛋价上涨驱动仍未出现。鸡蛋期价在一致性悲观预期下,下半年各个合约定价均不太高,单边追空需要较强的低位止盈能力。

“目前鸡蛋指数持仓过高,2510合约持仓量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置,需要当心空头回补带来期价的超跌反弹。9月份需要关注消费能否好转,以及淘汰鸡的数量是否增加。短期内,在期价绝对估值过低与成本触底的情况下,鸡蛋期货2010及2511合约价格已低于养殖户现金成本,在此情况下可考虑低位短多,或买入月间正套,或在远月不断卖出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宋从志称。

戴鸿绪也表示,鸡蛋价格预计在底部宽幅震荡概率较大,当前鸡蛋估值已经处于相对低估值区间,但基本面暂时仍未见到明显改观。短期矛盾或集中在盘面资金博弈上。鸡蛋下跌势能减弱后,部分空头有获利了结的需求,而持仓量过高,空头在离场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剧烈的宽幅波动。因此,接下来鸡蛋期货仍以观望为主,不建议追涨杀跌,空单暂时规避。如果持有多单在价格反弹至一定高度后,尽量落袋为安。套利策略方面,接下来可以适当择机选择正套。

不过,李艺华表示,随着中秋备货对鸡蛋价格有所提振,鸡蛋价格出现上涨,但是在充裕产能的限制下,预计反弹幅度有限。当前在产存栏量新高,产蛋率回升,后备鸡苗占比增加,二季度补栏的后备鸡苗将陆续开产。中秋后,消费减少,鸡蛋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养殖企业可以考虑期货卖出套保或买入看跌期权,对未来的跌价风险进行保护。

2025年9月债券市场展望:煎熬的等待期:资产配置主线下的债市新平衡

2025年初至今,长端利率多次尝试突破前低但并未成功,且利率底部在抬升(年初至今债券YTM呈现圆弧底状态)。

6-8月资金整体宽松:配合发债+经济维稳+对冲股市对债市影响。9月中长期流动性和存单到期量双高,上旬或是观察央行态度的重要窗口。

资金宽松并不等于存单下行,7月至今存单走势与资金利率走势背离。

存单季节性走势几何——三季度易触底回升。1)政府债净供给节奏,2)信贷规律,3)基本面,4)理财回表。

近期流动性宽松,资金利率低位运行,但存单价格始终保持刚性,或因多重因素共振:1)存单价格的季节性走势有一定作用存在,三季度易触底回升。2)微观上看,股市成交活跃度明显上升,相关资金流转加剧银行体系流动性摩擦和头寸冻结,防御性需求也会加大。3)政府债净供给加速,且长债、超长债占比显著提升,对银行负债端易形成消耗。

存单压力什么时候可能缓解?

关注9月存单压力,信贷大月、政府债净供给仍有相当规模、存单到期量高企、理财回表,若与股市带来的扰动叠加,不利因素易形成共振,重点关注上旬央行是否操作3M买断式逆回购以及力度是否足够呵护。

若存单情绪难缓解,债市也易承压。存单收益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对银行增持债券的能力形成制约,即多数时候存单上行意味着银行增持债券的速度放缓,存单下行则意味着银行增持债券加速,统计2021年4月至2025年7月共51个月,其中30个月符合该规律。

关注四季度初前后是否再度双降托底,缓解经济压力,并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有利于银行可持续支持政府债发行及支持实体经济。

2022年以来,宽信用向基本面的传导似乎在减弱。2025年以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或源于新的逻辑驱动:反内卷扭转2024年以来的宏观叙事,股市上涨与预期改善相互强化。

居民财富搬家是存量逻辑,在不同类型资产中做性价比的权衡与切换。

股债跷跷板只是表象,更深层次原因是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存款与纯债均进入低回报区间,资金开始寻找更有性价比的替代资产,对股债混合型产品的配置需求抬升)。

从“低利率+低利差”的角度看,债券是“低赔率资产”,但对标其他性价比更高的资产,债券则是“赔率和胜率双低”资产。

近年来存款分流的主要去向或是理财和保险,居民资金经由保险、理财的大类资产配置间接进入股市,居民直接入市买股票可能还在初期,股市情绪可能也还并未演绎至高潮。居民直接入市参与股票交易带来的资金分流可能是债市需要关注的中期风险。

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比较。

2024年股票供给少、需求弱,2025年供给边际增加但需求上升更为明显。

2024年债券供给多、需求强,2025年债券供给继续大幅增长但需求减弱。

2025年长久期政府债供给增加更为明显,导致了供需不平衡,期限利差往陡峭化方向变化。

资金分流下的机构买债行为:当下核心是缺乏配置盘持续的买入力量,交易盘博弈为主。

保险公司:现阶段对债市YTM要求更高,且权益投资占比抬升变相压低债市投资比重,保险对债市待价而沽。

银行:农商行买债力量减弱,部分账户债券投资规模收缩。

理财:现阶段理财负债端规模或仍稳定,但随着理财安全垫持续消耗,净值化转型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负债端稳定性。

公募基金:今年纯债基金表现不佳,持续面临赎回压力。面临业绩考核,部分纯债基金仍较为激进,久期仍较高,博弈心态仍在。

7月以来,长端利率债调整,释放了什么风险?

7月以来,长端利率的调整:反内卷预期对债市的冲击+资金分流导致的股债再平衡。期限走阔,本质上是对悲观预期的修正。

但尽管长债调整,但久期拥挤度依然很高,并且信用利差并没有明显走阔。

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风险:1)通胀回升的预期。2)理财及基金负债不稳定性问题,赎回的冲击。

债市压力情况如何跟踪?

关注存单走势。存单价格能否缓和或是观察股市对债市流动性影响是否边际弱化的重要指标。

关注配置盘进场力度。7-8月保险二级净买入利率债规模与今年一季度相比还有差距,后续保险资金净买入的加速或也意味着债市可能进入筑顶阶段。

关注信用利差表现。信用利差的加速走阔则往往意味着一轮调整进入下半场。

9月可能仍是煎熬的等待期,关注信用利差的结构性走阔压力。

债市交易仍显拥挤、配置盘进场力度还不明显、以及股市分流债市资金等情况还需要继续重点关注的背景下,债市面临的压力或仍然不小,继续维持谨慎判断。

9月债市运行或继续呈现多空不对称,对利多钝化,对利空敏感,可能仍是煎熬的等待期。

估值上看,10年国债收益率或在1.8%-1.85%范围触顶,关注信用利差的结构性走阔压力。

央行严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

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境内外代理银行资金收付、拆借,试点企业贸易真实性核查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体现央行严格控制风险的意图。

《细则》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对境内代理银行与境外参加银行之间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实行年度人民币购售日终累计净额双向规模管理,境内代理银行可以按照境外参加银行的要求在限额以内办理购售人民币业务,境内代理银行购售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境内代理银行应当单独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项下的人民币敞口头寸台账,准确记录为境外参加银行办理人民币购售的情况。

《细则》要求,境内代理银行对境外参加银行的账户融资总余额不得超过其人民币各项存款上年末余额的1%,融资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对境内代理银行的账户融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港澳人民币清算行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入和拆出资金的余额均不得超过该清算银行所吸收人民币存款上年末余额的8%,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细则》还要求,境内结算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对办理的每一笔跨境人民币资金收付进行相应的贸易单证真实性、一致性审核,并将人民币跨境收支信息、进出口日期或报关单号和人民币贸易融资等信息最迟于每日日终报送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境内结算银行在未按规定完成相应的贸易单证真实性、一致性审核前,不得为试点企业办理人民币资金收付。

此外,跨境贸易项下涉及的居民对非居民的人民币负债,暂按外债统计监测的有关规定,由境内结算银行、境内代理银行和试点企业登录现有系统办理登记,但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任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