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7月15日

诈骗46.6亿!黑平台OmegaPro俩主犯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近期,美国联邦检察官指控两名男子参与OmegaPro平台投资骗局,骗取了超过6.5亿美元(约46.6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每项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根据美国司法部发布的起诉书,这起案件涉及美国乔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的迈克尔·香农·西姆斯(Michael Shannon Sims)与新泽西州和佛罗里达州的胡安·卡洛斯·雷诺索(Juan Carlos Reynoso)。

承诺16个月获300%回报,吸引全球投资者

西姆斯与雷诺索共同运营OmegaPro,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多层次营销计划,向投资者承诺通过外汇交易在16个月内获得300%的回报。

从2019年到2023年,西姆斯、雷诺索及其同伙以“外汇交易”“加密货币投资套餐”为噱头,引诱全球数千名受害者使用加密货币购买“投资套餐”,并谎称这些资金将由精英外汇交易员安全管理。

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和奢华活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注意。他们通过展示奢侈的生活方式、在迪拜最高建筑哈利法塔上投射OmegaPro标志等手段,制造该平台合法的假象。他们还通过领英页面发布视频,展示豪华晚宴和明星云集的场景,进一步误导投资者。

但这一切不过是掩盖金字塔式骗局的伪装。OmegaPro声称遭遇黑客攻击时,告知投资者他们的资金已转移至一个名为“Broker Group”的新平台。然而,用户始终无法从这些平台中提取资金。

OmegaPro曾被多家监管机构警告

关于OmegaPro平台,该平台宣称提供外汇、股指、商品、加密货币等交易服务,但并无任何监管牌照。其公布的4个网站均已无法打开。2022年3月28日, OmegaPro平台被西班牙CNMV列入警示黑名单。2024年2月,西班牙CNMV又追加了一个OmegaPro的网站。

同时,OmegaPro还先后被哥伦比亚金融监管局SFC、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秘鲁银行和保险监管局、阿根廷证券交易委员会、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等多国监管机构标记并警告。

最高面临40年监禁

西姆斯和雷诺索面临串谋实施电信欺诈和串谋实施洗钱的指控。每项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国税局刑事调查局和国土安全调查局在国际合作伙伴的协助下共同调查了此案件。

OmegaPro事件也再次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面对过于诱人的投资承诺时要保持警惕,谨慎选择平台,避免掉入看似合法、实则庞氏骗局的陷阱。

七旬老人遭”免费投资课”诱骗,50万养老金血本无归

一则”免费投资课程”广告,让七旬退休老人坠入精心设计的骗局,毕生积蓄50万令吉(约合人民币77万元)血本无归!据马来西亚砂拉越警方披露,这名70余岁的受害者直到阅读同类诈骗新闻,才惊觉自己被骗。

免费课程暗藏杀机 WhatsApp群组操控转账

今年3月,巴达旺的退休老翁在浏览手机时,被一则名为”Himin国际金融学院”(Him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Academy)的广告吸引。该公司宣称提供”零门槛投资课程”,老人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后,立即接到所谓”课程负责人”来电。

随后”顾问”将老人拉入一个WhatsApp投资群组,以”实战操作”为名要求下载专用APP,并承诺高额回报。在群内”导师”和”学员”的轮番鼓动下,老人先后分数次转账,累计汇出50.3万令吉至指定账户。

读新闻方知受骗 但已经太迟

直至近日老翁阅读到同类诈骗新闻,才惊觉群组里热火朝天的”投资讨论”全是骗局。砂拉越警察总监拿督曼查安达痛心表示:”受害者至今未收到任何收益,所谓投资平台早已无法登录。”

骗子永不休眠,但清醒的投资者能让骗局归零。请牢记:所有未经监管许可的“高收益”承诺,本质都是对本金的慢性谋杀。 守护财富的唯一捷径,是坚守“宁可错过,绝不冒进”的铁律。

新西兰FMA加入反诈联盟 过去一年发布110项风险警告

为应对日益猖獗的诈骗活动,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FMA)宣布加入新成立的“新西兰反诈联盟”,旨在加强跨机构协作打击欺诈。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FMA已累计发布110项投资诈骗风险警示。

FMA牌照及行为监管执行董事Clare Bolingford表示,监管机构认为合作对于打击诈骗至关重要。“合作是打击诈骗的关键因素。我们期待在联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她说道。

FMA已与新西兰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国内外监管及网安机构合作共享情报、打击投资诈骗。 Bolingford称,新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新西兰在协调反诈行动上迈出重要一步”。

FMA同时警示公众提防一种新型骗局:诈骗分子利用虚假经济调查筛选目标,随后诱导受害者进入欺诈性交易平台,其中包括提供差价合约(CFDs)的虚假平台。

除发布预警外,FMA已锁定数百个违规网站并采取关停措施。相关警示信息通过其官网、社交媒体、金融行业伙伴及国际证券与商品警报网络(ISCAN)等多渠道广泛发布。

该联盟的组建凸显了新西兰对针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诈骗活动日益增长的担忧。FMA虽未详列联盟成员,但其强调“协调合作”,预示着政府层面更广泛的反诈行动正在铺开。

投资黄金变索命陷阱!台湾一家五口遭诈骗后自杀

7月2日,台中丰原火车站前一处民宅内,王姓军用品店老板一家五口冰冷的遗体,无声控诉着一场精心策划、步步紧逼的”金豆”投资骗局。这场以”代购黄金”为名的致命陷阱,最终酿成王姓夫妇及其三名成年子女集体烧炭自杀的骇人惨剧,其中已嫁作人妇的二女儿更怀有三月身孕,一尸两命,令人扼腕。

警方调查显示,骗局的起点始于王家大女儿的”美容院同学”张女士。张女士将大女儿引荐给自称”李团长”的李姓女团购主。女团主以“代购黄金”为诱饵,编织暴富美梦,诱使王家投入巨额资金。当骗局难以为继,王家债台高筑时,她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冷血指示王家转向当铺及地下钱庄借取致命高利贷。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竟多次以“生命安全”相威胁,对王家人进行赤裸裸的死亡恐吓。王家耗尽毕生积蓄仍难填巨债深渊,最终被逼入绝境,留下“后悔太过信任张同学”、“后悔投入假投资”的血泪遗言,含恨离世。

涉案的张女士、李女士于4日被警方约谈。初步认定张女士仅为牵线角色,被限制住居。而被视为核心人物的李女士,其冷酷在警局内再次显露:她虽准时到案,却声称身体不适并一度送医,对案情更是避重就轻,刻意拖延审讯进度。直至5日晚间,警方才得以依涉犯诈欺、恐吓及洗钱等罪将其移送台中地检署。检方复讯后,于6日凌晨谕令李女士以15万元交保,并限制其住居、出境、出海。

台中检方对此惨剧深表痛心,并发出严正警示:凡标榜”熟人推荐”、”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尤其是黄金、虚拟货币等热门标的,极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务必提高警觉,查证投资平台合法性,勿轻信他人片面之词,更切勿借贷甚至借高利贷进行投资。一旦遭遇威胁恐吓,应立即报警求助。

FBI警告:美股“杀猪盘”投诉激增300%,投资者需警惕“拉高出货”骗局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日发布警示称,针对美股投资者的“拉高出货”股价操纵骗局正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和社交媒体平台猖獗蔓延。

FBI指出,在这类骗局中,犯罪分子首先在潜在目标群体中推广虚假的“投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通常由AI机器人或虚假账号运营,其推广信息会将受害者引向诈骗团伙控制的加密即时通讯应用。骗子还常常假冒正规经纪公司或知名股票分析师,以此骗取受害者信任。

骗局的运作模式是:诈骗分子暗中持有大量低价股票,然后鼓动其“投资俱乐部”成员在数周甚至数月内持续买入该股票,协同推高股价(即“拉高”阶段)。待股价被人为炒高后,犯罪分子便迅速抛售套现,导致毫不知情的投资者在股价暴跌时蒙受惨重损失。

FBI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举报此类“杀猪盘”骗局的受害者数量较去年同期猛增了至少300%。 该机构呼吁怀疑自己遭遇投资诈骗的投资者,及时通过其网络犯罪投诉中心网站进行举报。

事实上,FBI芝加哥分部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曾发布声明,征集涉及“拉高出货”骗局的受害者信息。声明中提及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今年1月,有不法分子冒充美国投资顾问,作出虚假陈述并诱导投资者购买华夏博雅(CLEU)股票,承诺高额回报。然而,当CLEU股价在1月30日崩盘式下跌时,许多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

识别骗局“危险信号”

FBI在警示中详细列出了投资者需警惕的“危险信号”,以识别潜在的“杀猪盘”骗局:

  • 莫名收到未经请求的投资建议,特别是包含在线投资俱乐部链接的“意外”信息。
  • 被鼓动购买新上市或刚成立公司的低价股,并承诺高回报,甚至保证赔偿损失。
  • 骗子常以重大市场事件(如政府法案获批、公司取得突破)为借口,施压投资者迅速做出购买决定。
  • 关键警示: 如果有人索要您的个人信息、要求访问您的金融账户,或提出以分享信息、开设账户为条件提供经济利益,务必高度警惕!您的信息很可能被用于开设账户,供他人从事市场操纵活动。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也指出,观察到的“拉高出货”骗局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小盘股在上市首日或不久后出现“显著且异常的价格飙升”。此类案例大多涉及在美国境外运营的公司。

FINRA强调,市值小、流通股有限的股票是“拉高出货”欺诈的高风险目标。该机构表示:“这类骗局更常见于募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发行股数少于2000万、发行人估值低于1亿美元的IPO项目。” “流通股数量有限意味着可供公众交易的股份稀少。当公司流通股较少时,其股价波动性往往更大,投资者也更难在需要时卖出股票。”